【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滴灌浇出“增收田”——榆林持续推广旱作节水农业
来源:陕西日报 2023-04-09 08:29
近年来,榆林持续推广旱作节水农业。图为3月27日,榆阳区鱼河农场职工正在进行滴灌设施铺设。
3月27日,鱼河农场职工正在将马铃薯种子装入起垄旋耕一体机。
2022年,榆林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发展高效旱作节水农业五年行动。项目实施一年后,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村村民曹飞飞算了一笔账:每亩地铺设滴灌带的成本是200元,但多打了600斤粮食,增收近千元,算下来一亩地一年多赚了800元。
眼下正值春耕关键期,在榆林,多个高效旱作节水农业项目在广阔的沙地上纷纷启动建设,帮助农民筑牢丰产增收基础。
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推土机、挖掘机快速修整地块,大型中耕机穿梭其间铺设滴灌带,不一会儿,连片的千亩高标准农田已翻新待耕;层叠的黄土高原上,挖掘机“开疆拓土”修建集雨窖,一条条地膜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全省率先启动发展高效旱作节水农业的第二个年头,榆林市持续向旱田要收益,不断扩大旱作节水农业推广面积,使更多薄地变成了让农民增收致富的良田。
扭转“靠天吃饭”的命运
人勤春来早。进入3月下旬,米脂县桃镇高宏寺沟村党支部书记高轮科便开始忙活了起来,这位种田能手心里一直惦记着谷子良种繁育基地。
几天来,高轮科多方协调肥料,组织机械撒肥深翻,安排专人检查集雨补灌设施,修补破损管道。他还反复叮嘱施工人员:“这些设施都是宝贝,管咱们一年的收成,可不能掉以轻心!”
高轮科如此重视节水设施,与他此前的经历不无关系。高宏寺沟村曾因干旱致使粮食大幅减产,大量山地也被撂荒。“正当我们陷入困境的时候,政府带来了节水用水的好技术、好项目,帮了我们大忙了!”谈起犹如“及时雨”的旱作节水农业项目,高轮科心里满是感激。
去年,随着544亩撂荒地被纳入高效旱作节水农业项目库,曾饱受干旱之苦的高宏寺沟村终于迎来了转机——通过采取集雨补灌技术等手段,村里谷子单产水平提高至往年的近2倍,每亩增收近千元。
在当地,尝到旱作节水农业甜头的,远不止这一个村。
数据统计显示,榆林市旱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77%,是陕西主要的旱作农业区。针对水资源匮乏现状,2022年,榆林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发展高效旱作节水农业五年行动,旨在通过节水改造、补灌扩面、技术推广等路径,逐步扭转当地“靠天吃饭”的命运。
说起被扭转的命运,当地农户感受最深。“和漫灌玉米相比较,滴灌玉米的长势更好,产量也更高。”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村村民曹飞飞心里有一笔账:每亩地铺设滴灌带的成本是200元,但一年多打了600斤粮食,增收近千元,算下来一亩地一年多赚了800元。
巩固“陕西新粮仓”
在佳县方塌镇谢家沟村,流传的一则顺口溜颇能说明旱作节水农业对于当地百姓的重要意义——“山上建起蓄水池,管道铺到田地里,滴灌给庄稼‘打点滴’,咱农民对干旱说拜拜。”
在被纳入高效旱作节水农业项目库后,村里的上千亩山地上出现了遍地机械施工的壮观场面。看着村里每天都有新变化,谢家沟村党支部书记谢万兴满是期待:“一想到今年4月就能实现水肥一体化耕作,大家伙儿心里甜滋滋的。水不缺了,我们计划试种山药,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地跨毛乌素沙地和黄土高原两大地貌的榆林,曾因水资源严重短缺制约着自身农业发展。如今,随着大片土地被纳入高效旱作节水农业项目库,广大村民在这里的田野上看到了增收致富的美好未来。
“漫灌改滴灌,水浇得均匀,苗子生长也快,关键还省水、省肥,更省心。”榆林市横山区雷龙湾镇沙峁村村民郭治花的一席话,点出了旱作节水农业的关键。
据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统计,在实施高效旱作节水农业项目过程中,随着相关设备和先进技术的投入应用,一亩地平均比传统漫灌节水超过50%、节肥和减少农药使用20%,滴灌的水分利用率在85%以上。
此前,榆林出台的《发展高效旱作节水农业五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榆林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巩固“陕西新粮仓”,实现农业稳产增产和绿色高质高效发展。
“榆林将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计划到2025年,全市发展高效旱作节水农业面积300万亩,其中滴灌面积95万亩,新增补灌面积90万亩,推广旱作农业集成技术面积115万亩,让更多薄地变良田。”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许君表示。
农田里有了更多欢笑声
在榆林市榆阳区鱼河农场,“高大上”的智能灌溉系统让这里的3500亩土地成为榆林市出了名的高标准农田。
“全部农田灌溉一次由过去的三五天缩短为现在的48小时,效率有了质的飞跃。”鱼河农场场长陈飞自豪地说,滴管把水肥精准输入每一株马铃薯的根部,把传统灌溉的“浇地”变为“浇作物”,让水肥管理更加精准高效。
得益于高效旱作节水农业项目的实施,鱼河农场如今不仅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一张“金色名片”,每逢马铃薯开花季,这千亩良田还吸引着广大市民前来赏景“打卡”。
“每年7月马铃薯开花季,农场就变成了网红打卡地,田野上的欢声笑语越来越多,一年吸引游客达3万人次。”陈飞告诉记者,目前,他们还新栽植了50多亩樱桃树,今后游客可山上观花、山下采摘,农场美丽农田的内涵将更加丰富。
打造美丽农田,也是榆林实施高效旱作节水农业的创新之举。根据榆林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和旱作节水农业项目建设要求,榆林将以地力提升、旱作节水、林网建设、绿色覆盖、田园美化、农旅融合六大行动为抓手,强有力打造“三季有花、四季见绿、农旅融合、生态友好”的美丽农田。
“待到花开烂漫时,榆林将建成20万亩美丽农田,让农业成为创造美的行业,让农村成为美丽的家园,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这是许君的期待,更是榆林广大农民的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