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先进典型展播丨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3-01-13 15:55
编者按:为充分发挥作风建设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比学赶超、奋勇争先,即日起,西部网·陕西头条开设“省委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先进典型事迹”专区,集中展示一批先进典型人物和单位,为全社会营造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组织大家学习。
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先进经验——
陕西省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着力锤炼全镇党员、领导、干部的过硬作风,下大力气解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实际建立了以“抓实四项举措、优化五类服务、强化两个监督”为主线的作风建设“452”工作法,以作风之变促发展之变,以作风之进促工作之进,更好地把“勤快严实精细廉”落实到岗位上、工作中,以优良作风彰显新时代、新征程石柱高质量发展新成效。
抓实四项举措 锤炼过硬作风
突出党委带头,抓实谋划部署。镇党委以“快、实、严”谋篇布阵,强力推进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稳步开局、见行见效。“快”字为先,第一时间召开工作推进会,要求全镇党员干部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动真碰硬,坚决整治“慵懒散漫虚粗”等作风突出问题,在全镇广泛掀起“弘扬照金精神、锤炼过硬作风”的浓厚氛围;“实”字当头,迅速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关于落实清廉耀州建设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坚持以全镇作风建设工作专班为统领,夯实作风建设行动组织保障,推动各项任务措施有效落实;“严”字着力,聚焦机关效能、基层减负、营商环境、重点民生问题“四个专项治理”,靶向各站办履职尽责和重点工作推进,将全镇作风建设情况纳入督办落实、监督问责工作范围,坚决补齐短板弱项、深化整改落实。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坚持“一月一推进、一周一调度、大会小会抓学习”等有力举措,持续促进全镇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确保作风建设行动有方向、有步骤、有目标、有效果。
突出思想引领,抓实学习教育。按照镇党委统一部署,列出“学习计划”,明确“必学篇目”,结合“三会一课”制度落实,充分利用理论学习中心组、机关例会、周三夜校、微信公众号及“云喇叭”等线上线下学习宣传平台,在“耀州石柱”微信平台开设了“基层党建‘微课堂’”“作风建设每周一想”专栏,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帮助党员干部深化对作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推进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的自觉性,让党的理论入脑入心,让党性修养入髓践行,让问题查摆走深走实,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突出示范引领,抓实关键少数。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头雁”效应,建立了科级领导工作“日报告”制度,镇领导班子在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综治维稳及乡村振兴等各项重点工作上率先垂范,坚持上报每日工作动态,形成工作简报,从严落实镇党委、政府安排部署,从快推动基层工作高效开展,从细掌握作风建设治理短板,以“关键少数”作用的有效发挥,推动责任压力的层层传导,引导党员干部在各自岗位上勇担当、善作为、创实绩。
突出约束激励,抓实工作落实。创新开展了“弘扬照金精神 改进干部作风 激励担当作为”活动,通过正向激励做“加法”,反向约束用“减法”的积分制管理办法,将作风建设量化为具体任务和考核内容,明确加减事项,动态跟踪管理,全面准确评价干部工作业绩和效能,以周统计、月通报、季汇总的方式,将干部得分纳入年度考核,为党员干部戴上作风建设“紧箍咒”,为年度考核出具作风建设“成绩单”,以过硬作风助推全镇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干部慰问群众。
优化五类服务 厚植为民情怀
在疫情防控一线中优化服务。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石柱镇坚持以三个“到位”强基础、三个“聚焦”防输入、三个“强化”提成效的有力举措,动员全镇上下党员干部群众360余名,用情用力投身包茂高速耀州服务区、铜川川口汽车站及各村核酸检测点等疫情防控的第一现场,切实将作风建设成果转化为织密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网的一针一线,充分展现了全镇党员干部不怕吃苦,积极担当作为的精神风貌,在弘扬照金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上走在前、做表率。
在敲门问需解难中优化服务。坚持定期“敲门问需”,抓紧抓实惠民惠农政策落的“广”字、“实”字和“效”字,凝聚镇村干部及驻村工作队强大合力,形成“纵向深入、横向协同”的联动机制,围绕“百姓事”,敲开群众门、走进群众心。自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工作开展以来,共走访群众1299户,梳理形成“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14项,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用扎根群众的实际行动诠释“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以全镇党员干部躬身力行的过硬作风,切实保障社会民生底线,解决群众生活后顾之忧。
在解决急难愁盼中优化服务。在“站稳人民立场、强化责任担当”中持续用力,严格落实脱贫人口和“三类人群”常态化排查机制,对重残、重病、单亲、高龄等重点对象家庭开展了定期走访,做到及时发现致困因素、及时预警风险隐患,及时核实困难情形、及时落实救助举措。截至目前,共走访核实了44户低保对象家庭情况,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下的救助对象应纳尽纳、应救尽救,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强化政策服务供给,让党的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矛盾纠纷化解中优化服务。将矛盾纠纷调解作为守牢全镇稳定底线的“关口”,以深入排查、超前化解为原则,在23个村单独设立信访接待室,压实群众信访案件首访初信责任制,建立《初访》《治重化积》和《群众不满意》“三本台账”,扎实细致排查各类苗头隐患,包村总队长及包村干部定期到村入户,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确保群众矛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截至目前,镇综治中心通过12345政务便民热线接收信访件109条,办结答复103条,处置结果均为良好;镇信访大厅接收接待信访案件27起,目前均已调解完毕;以镇村党员干部优质服务,促进群众满意度的持续提升。
在提升营商环境中优化服务。结合深化“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要求,聚焦属地企业和群众办事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制定印发《优化营商环境“七不准七必须”》文件、项目办理基本流程宣传卡册和项目评价表,规范业务流程,让企业为政务服务评分;对机关党员干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知识测试,不断夯实业务基础、提升业务水平。坚持守牢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以守护辖区群众生命安全为己任,围绕辖区内“六小门店”开展燃气、自建房、消防、食品及药品安全专项督查80余次,坚持各领域每周一查、每周一报,严格对标对表,严密排查整改,以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安全生产形势确保全镇发展大局稳定持续向好。
强化两个监督 锤炼过硬作风
用线上线下的全面监督,推动机关效能的有效提升。线上在镇级微信公众号平台公开举报电话,受理全镇党员干部作风问题,线下在镇机关设置作风建设监督举报信箱和群众意见建议簿,通过开设线上线下“双主场”,全面畅通举报渠道,积极摸排问题线索,及时将广大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建立台账,相关责任人制定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并将处理结果第一时间反馈至监督群众,保障了群众诉求有回应,形成了统筹、便捷、高效、人人参与监督的新格局。
用明察暗访的跟踪问效,狠抓工作责任的有效落实。坚持以督导检查为抓手找漏洞、补短板,成立联合督查组,每月在全镇范围内针对干部作风问题开展一次明察暗访,按照“首问负责制”对作风不严不实的党员干部加大惩戒力度,抓反面典型,促全面警醒,从严监督执纪问责,为纠治作风问题设立“瞭望哨”。当前第一轮督查已完成,共督导检查村组23个,发现共同问题4处,提醒谈话5人,责令检查5人,函询1个党组织1人,初核了解1件,立案审查5件,处理违纪违规党员5人。切实以铁腕重拳向不担当不作为“亮剑”,确保全镇经济社会和谐、安全、稳定,各项工作有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