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打造“指尖科研”让海量数据“说走就走”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1-06-15 11:01
西部网讯 “生产数据、四性关系卡片、水平井随钻跟踪图,在手机上点点就可以看?”长庆油田页岩油勘探开发室成良丙与他的同事有点不敢相信。6月10日,即将前去生产现场技术支撑,但海量的成果、数据、资料无法随时随地获取。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数字化油气藏中心负责人通过手机向成良丙演示操作流程后,也向记者介绍了这款实现“指尖科研”的长庆RDMS移动App。
过去,油气田生产动态分析、勘探评价实施进展等科研人员开展工作的核心数据,都需要在油田内部网络环境中固定办公地点、固定计算机、固定网络地址才可以使用,无法满足科研人员外出办公期间的信息获取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长庆油田突破大容量非结构化数据压缩、数据钻取预处理以及矢量图联动保存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发数字化油气藏研究与决策支持系统RDMS移动App,经过三个月试运行后于5月31日正式上线。
将长庆油田全盆地14万余口井、500余万份研究成果的海量数据资源池汇聚在指尖,是这款App最大的亮点。用户使用中国石油企业移动应用平台登录RDMS移动App,即可实现生产数据、单井查询、勘探生产报表、水平井监控与导向、数字井史以及会议文件共享等六大功能,形成公司、采油/气厂、作业区、井区、单井的五级全流程管理。数据显示,平台上线以来,已有127名用户登录并应用各项功能1435次。勘探开发研究院数字化油气藏中心负责人说:“指尖上的‘黑科技’,破解了传统油田信息系统应用环境受时间、空间限制的难题,为油田科研提供了更便捷的移动应用服务。”
在数据安全方面,长庆RDMS移动App始终基于中国石油企业移动应用平台运行,遵循平台链路加密、反向代理、三级防护等安全策略,同时在移动应用内部,通过权限管理、内存读写、浮动水印加密、颗粒化操作日志等安全技术,构建了“非法用户进不来,加密缓存拿不走、泄密行为赖不掉”的三级安全防护体系,为数据穿上“金钟罩”。
平台上线不到一周,长庆油田勘探事业部的贾建鹏就感受到了数据服务的升级。6月初,在宜92井钻井过程中,因储层致密、地层构造复杂、天然气保存条件苛刻,井下的动态效果难以被精细评估。“我们用RDMS移动App分析了邻井的岩性、气测、电性等参数,并通过地震资料对比发现原设计路线存在断层,立即对榆探1井水平段的井眼进行了优化设计。”贾建鹏说,“最关键的是,这一切都是在生产现场完成的,省时又省力!”(栗倩玮 焦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