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相·五一特别策划丨托起“空中生命线”的应急力量
来源:西部网 2024-04-30 16:50
记者/贺桐 杜鹏 编辑/李媛 贺桐
伴随旋翼强大的轰鸣声,一架“M-171”与一架“AS-350”应急救援直升机吊挂救灾物资腾空而起,飞往指定区域上空。接到投放指令后,空中作业人员迅速判断飞行高度和地面实际情况,按照训练计划投放救灾物资,这是发生在陕西省应急救援与航空护林中心防汛救援训练中的真实场景。
近日,2024年陕西省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评选结果揭晓,陕西省应急救援与航空护林中心被授予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状。作为全省唯一一支航空应急救援处置力量,中心始终牢记党和人民之托,坚决扛起保民平安、为民造福的神圣职责,安全、高效地完成航空巡护、应急救援等任务,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劳动节前,记者来到陕西省应急救援与航空护林中心宝鸡场站,实地探访陕西航空护林暨航空应急救援情况,吊桶灭火、物资投送、人员转移、吊篮救援……记者在现场看到,各种应急救援训练科目接续上演。
“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地形复杂,山高林密,林地内悬崖峭壁较多,一旦发生森林火灾,灭火队伍地面扑救难度较大。”陕西省应急救援与航空护林中心场务科科长唐军说,“相较地面救援,航空救援具有响应速度快、机动性强、受地理空间限制较少等突出特点和优势,是最便捷高效的‘空中生命线’。”
记者了解到,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5月是陕西省森林火灾的宏观跟踪检测时间。“我们在全省确定了3个主要航空巡护区域和9条重点巡护航线,只要天气条件允许,每天都会开展巡护,有效保障秦岭重点区域及周边的自然生态安全。”唐军说。
2022年,在陕西洛南一起森林火灾扑救过程中,陕西省应急救援与航空护林中心通过直升机空中侦查,发现火灾共有3处独立火场,现场过火面积已达60余亩,且大部分火点位于半山腰处,形成多道火线迅速向山顶蔓延,地面力量受困于地形险峻无法展开有效扑火救援行动。中心现场指挥员了解情况后,结合多年打火实战经验,果断安排2架直升机开展吊桶灭火作业,共向火场洒水18桶,38吨,并与地面扑救力量紧密配合联动,迅速控制了火势的蔓延。
2022年8月,重庆市发生森林火灾,陕西省应急救援与航空护林中心接到北方航空总站调度指令后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召开转场飞行研判会。“我们不仅要研究转场航线,结合飞行气象、航管、航护各因素综合研判,还要反复协调沟通管制部门及重庆当地,紧盯转场关键窗口期。”唐军说,在确保飞行安全的前提下,救援队伍以最快速度抵达重庆龙兴机场,为森林火灾的成功扑救提供了空中支援。
近年来,陕西省应急救援与航空护林中心立足航空防灭火优势,主动适应“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积极拓展应急救援业务领域,充分发挥航空应急救援响应速度快、机动能力强、救拨范围广的特点,积极探索创新直升机+无人机侦察、索降救援、物资定点投送、伤员转运、应急通航和人员搜救等特种作业训练方式,初步具备了全灾种航空应急救援能力。
“有计划的飞行,比如日常的森林防火巡查、应急演练等,都要提前申请航线,获得批准后方可飞行。在接到应急任务后,我们会第一时间联系空管单位,可以在30分钟内起飞响应,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航管科科长赵丽敏说,“随着夏季临近汛情增多,我们的工作重心会由森林防火转向防汛救援,近一段时间训练就是以模拟防汛物资投放为主。”
2021年8月,受强降雨影响,西安市蓝田县发生特大山洪灾害,导致多处道路严重损毁,沿途电力、通讯中断,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重大威胁,陕西省应急救援与航空护林中心克服恶劣气象条件和复杂地形等困难,共组织应急救援飞行94架次空投物资870余件,解救被困人员15人,灾情勘察24次,为灾区人民搭建起一条可靠的空中生命通道,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目前,中心以宝鸡场站、黄陵场站为主驻防基地,并与省内各地市的通用机场、民航机场建立合作关系,可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航空应急救援和森林巡护作业。”陕西省应急救援与航空护林中心副主任张飞说,“2023年,中心全年累计飞行404小时2分钟,其中空中侦察12小时29分钟,护林巡护61小时13分钟,吊桶灭火131小时59分钟……”
“除了日常开展的全灾种航空救援训练外,通过参加全省森林草原火灾扑救、防汛抢险、地震应急救援等大型综合演练,中心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陕西省应急救援与航空护林中心主任蔺鹏表示,下一步,中心将按照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安排部署,进一步发扬“招即能飞,飞即能战,战即能胜”的优良作风,拓展航空应急救援应用场景,提升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加快推进陕西省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为服务和保障陕西省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再创新功。
世相,镜头里的陕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