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相|白衣“外交官”于永亮:苏丹是我的第二故乡
来源:西部网 2024-02-20 15:58
图/王靖升 文/马晴茹 编辑/李媛 贺桐
“这是我刚到苏丹阿布欧舍友谊医院、这是给一个甲状腺肿瘤患者做切除术、这张是和患者术后的合照……”春节前,在西安市中心医院外科楼值班室,于永亮用手机翻看着曾经在苏丹的照片向记者介绍,他的思绪又被拉入那段援外时光。
于永亮是西安市中心医院的一名外科医生,2007年他第一次参加援苏丹中国医疗队,此后又分别4次累计8年前往苏丹开展医疗援助。在这之前,于永亮的爱人、爱人的弟弟和姑夫都曾经是援苏丹中国医疗队的队员。
从业生涯的三分之一,于永亮都在万里之遥的苏丹度过。提起踏上援外路的初衷,于永亮说,他当时对苏丹满怀好奇,主动申请想去一探究竟。“经常听家里人讲起在苏丹的援外经历,当地的淳朴民风和对国人的友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想为当地群众做点事。”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于永亮的姑父侯新民就参加过第4批和第9批援苏丹中国医疗队。于永亮说,姑父曾告诉他,苏丹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那里天气炎热、物资匮乏,中国医疗队看病时给患者用的药,都是从国内带去并且无偿使用的。
“家里人都给我讲过当地的情况,但到了之后,发现不管是基础设施还是医院的情况,还是比较落后的,像阿布欧舍的病房都是马厩改造而来的……”于永亮说,即使内心已有准备,到苏丹后他仍感到震惊,不敢想象当地民众是在如此简陋的环境里看病就诊的。
苏丹经济困难,当地居民疾病长时间拖延,出现了各种各样常见的“巨大肿块”“巨大脾脏”“巨大疝”“巨大鞘膜积液”及“巨大皮下包块”等等,而且医院设备简陋,抢救药品不是很齐全。在那里,做一些“巨大”的手术,所冒的风险可想而知。
“有时候停电,非常热,穿着手术衣,全身都湿透了,每天手术量最多的时候要做10多台。”于永亮回忆,曾有一位甲状腺肿患者从苏丹其他州坐了3天车来到医院求诊。当时患者甲状腺静脉血管处于扩张状态,甲状腺下就是气管,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大出血或形成气栓。
经过与队友、当地医生的探讨,于永亮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做好手术用血储备,信心十足地走进手术室,小心翼翼地分离各层组织、切除病灶、仔细结扎和缝合每个出血点、检查气管……手术顺利完成,切下来的甲状腺肿超过了2千克。
“这么大的肿块在咱们国内是极其少见的。苏丹当地医院也不敢轻易为患者治疗,听闻这所医院有中国医生在,患者才赶过来。”于永亮说,患者很快可以正常吃饭、说话,并恢复良好。出院回到家乡后,又介绍了好几位“病友”来找中国医生治疗。
两周时间反复高烧、恶心呕吐、体重猛减……在苏丹期间,于永亮曾两次患疟疾,但仍坚持间歇上班看诊。于永亮说,苏丹当地交通不便,病人都是坐车从很远的地方来找中国医生看病,他于心不忍,就强忍病痛给病人治疗。
于永亮同为医生的爱人以及爱人的弟弟和姑父都曾是中国援外医疗队队员,4人累计11次援助苏丹20年。“我爱人的姑父在20世纪70年代曾援助苏丹两次。从2005年开始到2015年,我和爱人的弟弟轮换参加援苏丹中国医疗队,10年间我们家始终有一个人在苏丹工作。”于永亮说。
在中国医疗队中,像于永亮这样先后5次援外,累计时间长达8年多的例子并不多见。是什么让他坚持一次次远赴他乡进行医疗援助?“在我的大家庭中,援外是一种传承。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我能心无旁骛投入援外医疗工作的重要原因。”于永亮说。
“衷心感谢您和中国政府及人民无私的援助……”,这是苏丹卫生部颁发给中国陕西援苏丹医疗队医生于永亮的一张张荣誉证书。援外期间,于永亮累计诊治门诊患者8000人次,开展手术6000余例,在义诊中诊治当地患者300余人次,举办讲座5次,培训医务人员230余人次,临床带教医学生20余名。
对于苏丹当地的老朋友们来说,中国援外医疗队既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也是传递情谊的友好使者。于永亮告诉记者,回国后,只要在新闻上看到苏丹的消息就会马上去关注,和苏丹的老朋友也有联系,他们也一直邀请自己再去苏丹工作。“苏丹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心里割舍不下,如果有机会我还愿意再去。”(编辑 张锦茹)
世相,镜头里的陕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