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相·教师节特辑丨乡村教师和他的“萱草花”
来源:西部网 2023-09-10 07:30
图/贺桐 文/王佳祯 视频/杜鹏 编辑 李媛 豆友谊 贾存真
“高高的青山上,萱草花开放,采一朵,送给我,小小的姑娘……”伴着吉他的和弦,孩子们稚嫩的童声响彻在山间,一首《萱草花》如一湾清澈的泉水,流淌进大山之中。沿着骊山崎岖蜿蜒的204县道一路上行,在一处美丽的山坳中,坐落着一所乡村学校——西安市临潼区仁宗中心小学。
每天傍晚,六年级的8名孩子,抱着吉他坐在操场上弹唱,他们身边的是语文老师蔡院院。他将吉他带进孩子们的生活,也希望孩子们能够像生长在秦岭的萱草花一样,无忧无虑茁壮成长。
蔡院院今年47岁,皮肤黝黑,已经在临潼的乡村小学坚守了25年。
“我上小学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就经常拉手风琴带着我们唱歌,对我影响很大,也是因为他,我觉得教师这个职业特别神圣,长大后上了师范。”1998年,从西安师范学院(今西安文理学院)毕业的蔡院院,回到了仁宗街道房岩村,从母校的恩师手中接过备课簿,成为一名扎根基层的乡村教师。
“最初那些年,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需要身兼数职,哪一科没老师就教哪科。”蔡院院回忆,虽然自己的主业是语文,但数学、英语、计算机课都教过。“有段时间,我也曾想过到大城市里去教书,但大山里的孩子更需要我。”看着孩子们殷切的目光,蔡院院毅然决然地坚守在这里。
“山区家长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教育认识不足,早些年,也会有因贫困辍学的情况出现。”蔡院院数次与校长一起去贫困学生家里家访,让家长们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
“记得有一个家长不识字,也不想让自己的女儿读书,我们劝说了很久。好在有扶贫政策,学校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杂费,并给寄宿生补助生活费。”蔡院院说,这些年来,因贫困而辍学的情况已不再发生。
仁宗街道地处骊山腹地,西安网红打卡地“最美环山路”穿境而过,虽然山势谈不上多么险峻,可到了冬季,大雪封山也是常有的事。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流动,乡村学校的学生数量急剧减少。“2008年,为聚合教育资源,我所在的房岩小学和周边几所小学一起,合并成为仁宗中心小学,服务周围七个行政村。”蔡院院说,合并后第一年,学校有近400名孩子,而在今年开学后,只剩下35名学生了,其中一年级入学新生只有3名。
“现在大多数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条件允许也都更愿意把孩子带在身边,学校里大多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留守儿童’。”看着每年新入学的孩子越来越少,蔡院院内心也非常复杂,一方面他希望更多孩子走出大山,另一方面,在课堂上的激情难免受到影响。“有可能在这个学校干不到退休了。”
在蔡院院看来,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间进行情感交流和互动的过程,而在寄宿制学校,老师还要承担许多父母的责任,“深秋入冬,孩子们容易感冒,我经常就自己开着车,带孩子们到卫生室开药打针,因为你叫家长,一时半会儿也来不了,还让他们操心。年纪小的孩子经常会想家,躲在被子里哭,我们就给孩子们讲故事、陪他们玩玩具。”
为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仁宗中心小学社团活动已开展多年,书法、篮球、乒乓球、象棋、手工、声乐……老师们发挥特长,尽可能让这些“留守儿童”不再孤独寂寞。“最早我带的是书法社团,虽然跟城里面的专业兴趣班比起来有很大差距,但孩子们学得很开心、很快乐。”
“逆锋起笔,中锋运笔,回锋收笔。”食堂里的两张长桌拼起来,便成为一张书台,上面整齐摆放着孩子们的宣纸、毛笔、砚台和书法课本,蔡院院带着孩子们认真地写字,孩子们写得虽然很慢,但一笔一划都很认真。
“写书法就要平心静气,下笔要稳。”作为老师,蔡院院很明白,孩子们在参与书法社团活动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对于心性的一种磨练。
前些年,在一次与毕业生的聚餐中,一名从事音乐教育的学生为回馈母校,决定向学校捐赠10把吉他。“年轻时我也弹过吉他,这也让我下定决心,重新把吉他拿起来。”课余时间,蔡院院就经常坐在操场上练习拨弦弹唱。
“都一把年纪了还是个文艺青年。”路过的同事们纷纷打趣,蔡院院“老男孩”的外号也由此而来。
“老师,那个Bm和弦咋按的?”“这个和弦食指放吉他上几品?”……没过多久,吉他社团成为校园中最受欢迎的社团,面对孩子们的追问,蔡院院总会耐心地示范,鼓励孩子们弹出正确的音调。
“一个和弦,一个指法,可能要练百遍千遍,确实需要很强的意志力,刚开始我自己都觉得枯燥。”蔡院院说,有的孩子摸不到窍门十分苦恼,那就几十遍几百遍地练,有的孩子坚持不住想哭,我弹了一首《光辉岁月》给他,“你只要好好练,将来肯定弹得要比老师好。”
“社团里的所有孩子,都经过不懈努力克服了困难,学吉他的过程也是锻炼意志力的过程,孩子们学习文化课的自信也会增强,我吉他都会了,你这文化课也难不倒我嘛。”经过几个月的练习,孩子们逐渐摸到了窍门,一到课间,校园里就时常传来悦耳的吉他声。每天放学后,孩子们便会和蔡院院围坐在操场上,有说有笑,放声歌唱。
“山上的孩子圈子很小,性格普遍比较内向、拘谨,平常也不太敢跟外人交流,而在拿起吉他时,我要求大家尽可能地唱出声,要敢于在陌生人面前表现自己。”今年暑假,蔡院院为孩子们争取到在临潼华清广场表演的机会,“孩子们得知消息后都踊跃报名,面对几百名市民游客,现场弹唱丝毫不怯,看到他们性格变得开朗外向,这是我最欣慰的。”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门望,不见萱草花。”唐代诗人孟郊,在《游子》中以可以使人忘忧却又使人难以忘忧的萱草起兴。在蔡院院看来,这些孩子们就是他的“萱草花”,吉他能够陪孩子们走多远,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兴趣和爱好,能够为孩子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多一份自信,多一份快乐。
“遥遥的天之涯,萱草花开放,每一朵,可是我,牵挂的模样……”十五年间,仁宗中心小学培养了数千名孩子,这些孩子就如同萱草花一样,在高高的青山上竞相绽放,又乘着乡村教育的一叶小舟,飞出大山。而蔡院院和无数乡村教师一样,如同笔直的灯塔,照亮着山间的道路,他们将自己的知识倾囊相授,也目送着“萱草花”们奔向远方。
世相,镜头里的陕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