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幸福派”——倾全域之力 打造“幸福高新”新高地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2-12-07 14:4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从报告回归现实,审视生活中,人人为之夸赞的宜居环境、满足民生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科学先进的优质化教育资源、全力推进中的乡村振兴建设……这十年来,一件件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发展成果,都惠及着西安高新区的人民群众。

02d90769fe5f6e5cd24600e5226cb43d.png

全方位改善 “安居生活”触手而及

人民群众对宜居生活的向往,就是城市发展的价值取向。

近年来,西安高新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筹建了22285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大力推进了安置房、人才房项目建设,着力解决群众“住房难”问题。

通过一个个“安居项目”的不断推进落实,“幸福高新”的口号越喊越响。

天蓝水清 绿色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幸福指数

营造开窗望绿的“小确幸”,在生活中尽情感受生态环境改变带来的幸福与满足,才能提升人民群众在城市中的幸福指数。

这十年来,西安高新区着力持续提升区域品质与群众幸福指数。加快改造了唐城墙遗址公园、永阳公园、木塔寺公园等一个个公园,以低碳绿色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打底。

公园建设促进城市风貌与公园形态交织相融,为生活在城市的居民打开了通往自然的“任意门”,也为“幸福高新”的建设按下了“加速键”。

95ae8b6e63f6980239c34ae6fa1e1c4f.png

引进特色教育体系 绘就未来发展宏图

教育乃民生之本,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也是夯实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基石。

cb68f569d4deff94b4979ad289e6712a.png

教育一直是西安高新区着重发展的“一号工程”。多年来,西安高新区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打造出了特色鲜明的高新教育品牌。去年以来,西安高新区新建成6座学校,同时推动24所名校持续领航、50所新校全面提升、40所新优质学校加速成长,实现“名校+”全面覆盖,师资力量更强更厚……

如今,高新人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的美好愿景,正在照进“幸福高新”的生活现实。

强化医疗服务范围 打造健康高新幸福标的

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不仅仅体现在“住”无忧、“学”有教、“行”便捷等民生问题上,“病”有医也是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的一个重点“加分项”。

c8f999cc82de92dd09fb3c3edd27de02.png

为了让高质量医疗服务离群众更近一步,西安高新区不断强化医疗服务能力,建成全国建筑规模最大、床位数最多的单体医疗机构——国际医学中心,构建起“区——街道——社区”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打造出“15分钟医疗圈”。

同时,2022年西安高新区人民医院的正式运行,让生活在高新区的居民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人民医院,并充分感受到了“健康有高新,幸福在高新”。

尊老敬老养老 高新养老服务中心呵护“幸福晚年”

当然,幸福不止这些。“老有所养”在西安高新区绝不是一句空话。探索“智慧”与“温度”并存的养老模式也是“幸福高新”的一项重要服务体系。

8d5d0e824911a6392df2e6a60ea4e14d.png

具备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职能的细柳街道颐养中心,打造“乐、养、护、康”四位一体的丈八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提倡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鱼化寨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都环绕在各个成熟社区的周围,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西安高新区让“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晚年生活愿景在群众的家门口实现,解决了群众的养老难题,为“幸福高新”的美丽宏图上又添加了浓重的一笔。

此外,为了让城乡融合发展更加紧密,仅在今年,西安高新区就完成了35条、72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新增353根(桩)公共停车场充电桩,秦岭北麓八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成开园……城市加速发展成果不断加大,统统转化成为高新人可感可及的幸福生活体验。

十年的融合改善,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十年的精心发展,让西安高新区聚力聚焦住房、交通、医疗等各项民生实事。十年弹指一挥间,“幸福高新”的创新变革在这座现代化科技新城徐徐铺展。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建设人民“幸福生活”为己任的西安高新区正在向下一个更非凡的十年奔赴。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