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动态

西安航天基地:引才留才用才 让科技创新乘风破浪

来源:西安航天基地 2020-07-16 11:12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当前,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是西安市“十项重点工作”之一,作为西安市重要的科技资源承载区,航天基地紧紧围绕人才及科技创新工作目标任务,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细化工作清单,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为航天基地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后劲儿。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特别是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是一个国家人才队伍的核心,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e67afe16335e1a8f604710db8c3e83ca.png

航天基地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航天基地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通过设立人才工作机构、印发人才工作行动方案及培养计划,培养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配各复工复产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做好区内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系等工作举措,扎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各项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保障。

今年上半年,航天基地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进展顺利,申请ABC类高层次人才认定27人,完成5名海外高层次人才任务,引进科技创新类高层次创业人才4人。

疫情期间,航天基地密切关注、关心关爱高层次人才身心健康,通过不定期走访、座谈交流、节日慰问等多种形式,与区内高层次人才建立广泛密切联系,落实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相关政策等。创新引才留才用才之举,打造招才引智“航天样本”。

创新人才培养激励举措,发挥人才政策引导作用,兑现西安空天能源动力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雷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西安广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院士工作站补贴150万元;依据《西安航天基地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对41名教育高层次骨干人才,按月发放安家补贴和人才津贴;奖励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银河航天首发星高层次人才研发团队各100万元,累计为319家企业拨付就业补贴433万元。

06f57bc37131e51c393325d2f578a527.png

高层次人才集智推动科技企业发展

并持续做好“双招双引”工作,深化“双招双引”工程,强化人才科技服务,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围绕航天、新能源等四大产业集群,加强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合作,强化央地合作,以成立“国际商业航天产业联盟”为契机,提高航天基地在商业航天产业领域的影响力,鼓励高校、院所在航天基地建立成果转化平台;进一步提升航天基地在新能源领域的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巩固新能源产业优势,鼓励产业龙头企业引入上下游配套企业,打造航天基地智慧能源示范区等举措。

实现在招商中引智、在招才中引资,促进人才、项目、资金引进一体化。目前,航天基地拥有省级以上各类研发平台36家,其中国家级研发平台10家。现有院士工作站10家。

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开展多样化人才培养,举办了“云上”招聘会,采用先进算法和AI邀约,提升应聘者和招聘者的人岗匹配精确度,打造新型三位一体招聘生态闭环模式,活动共集结区内企业104家,发布工作岗位2742个,收到简历5.3万份,获得点击量49.37万人次。

d2f8b104ae6b289cdb2539527108fc79.png

“云上”招聘保障疫情期间人才引入

开展各类专场招聘会,上半年共发布98场招聘会信息,自办18场网络招聘会,组织199家企业参加23场招聘活动,提供1027个岗位及6401个就业需求;助力区内企业复工复产,举办各类线上政策解读、技能拓展培训会,4000余名企业人才受惠。

多举措促进科技创新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年,航天基地发挥科技创新引领带动作用,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环境,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创业,建立产业鲜明、要素聚集、服务优良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创新创业。

今年3月,航天基地率先出台陕西省首个聚焦“新基建”的专项政策《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若干政策》,充分发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作用,加快 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科技型基础设施建设,为航天基地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月,率先出台国内首个系统性支持商业航天发展的专项政策《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支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扶持办法》,抢抓商业航天发展机遇,加快航天产业升级,努力营造优质科技创新发展政策氛围。

同时,航天基地编印《致未来“大礼包”西安航天基地新经济政策选编》、设计制作政策解读MG动画视频等一系列政策宣传材料,为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奠定了良好基础。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出台,为航天基地科技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截至2020年6月,航天基地先后与航天六院、206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及区内双创载体对接,策划开展产学研金协同创新对接活动,共策划陕西高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产学研金活动专场、科强融合众创空间产学研金对接活动专场、西安卫星应用产学研金协同创新对接活动专场、华为云产学研金协同创新对接活动专场、京东云华为云产学研金协同创新对接专场等8场活动,并制定产学研金活动计划表。目前已经完成产学研金对接会等活动6场,参与推进科技成果项目落地11个,科技成果实现就地转化。

b443e6799c2384c9bde87f9dc5f9dd96.png

航天基地众创空间为“年轻”企业提供孵化基地

航天基地积极组织区内载体申报市级、省级众创空间,持续深化科技服务。目前,区内4家双创载体拟认定为市级众创空间,1家双创载体拟认定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快速推进2020年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项目征集,目前已完成近200家企业项目的征集,企业申请资金约8000万元。

围绕科技创新政策扶持、高企培育、人才引进,航天基地持续开展企业大走访,为企业送政策。联合西安市科技局,举办技术创新挑战赛,帮助企业突破技术瓶颈,解决技术难题。积极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工作,截至2020年6月,航天基地已完成218家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工作,完成全年任务的136%。

航天基地瞄准科技前沿,聚焦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积极策划西安超算产业园项目,获得陕西省、西安市相关部门支持。为进一步盘活区内闲置土地资源,提升园区形象及土地利用率,与企业积极对接,策划国际人工智能创新园项目,目前已完成该项目产业咨询对接。

下半年,航天基地将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环境,建立产业鲜明、要素聚集、服务优良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创业,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创新创业,为航天基地经济增长打造新引擎。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