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动态

“雪落长安——唐代的白瓷”展览在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开幕

来源:曲江新区 2020-01-02 10:46

a85d7f255b2c6222ed9fc5b08c8a15fc.png

由西安市文物局、深圳市文物局、西安城墙管理委员会主办,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深圳望野博物馆联合承办的“雪落长安——唐代的白瓷”展览于2019年12月31日在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开幕。展览将展至2020年3月25日,展期4个月。

白瓷脱胎于青瓷,在6世纪间出现,是在烧造青瓷的基础上逐步改良而来的,历隋至唐发展成熟。7世纪中叶间,随脱铁技术的长足发展,高质瓷土的规模化开采,玻璃釉的大量使用,白瓷已经完全可以和先期发展起来的青瓷分庭抗礼。南方越器,青碧如冰;北方白瓷,晶莹如雪。二者为当时帝国人民所垂爱。

0a0f4ebc1eda52aef6187ffff549f37d.png

最能代表唐代白瓷成就的是洛阳与邢州及周边地区的瓷窑,在6世纪晚期及入唐之后,皆有大规模的窑器烧造。其中尤以巩义窑、邢窑为冠,两地白瓷都曾呈贡,巩县开元初呈贡;邢器天宝后始贡。邢窑白瓷多有“盈”“大盈”“翰林”款记,从而证明了它们的高贵身份,很多产品极尽精致华美,堪比金玉之作。巩义窑白瓷,普遍胎土略粗松于邢器,但玻璃质感强,形制规整精妙,个别高白细胎瓷土制品超于邢器,令人惊艳。

c40c1eb6b98c0dd5af78049a4c63c150.png

深圳望野博物馆收藏的唐代白瓷被公认为是世界范围内唐代白瓷数量最多、质量最高、造型最丰富的系统收藏。本次展览共展出42件唐代白瓷器具,其中有望野博物馆馆藏的41件唐代白瓷,西安火烧壁出土、西安博物院收藏的白瓷1件,分为带铭款、类金银器、茶具、酒水器、文房用具、宗教用具以及生活用器等七个板块,邢窑、定窑、巩义窑等几大窑场的精品代表唐白瓷一一具现,系统展示了唐代白瓷的素雅华美与雍容气度。

69a1ae73d6926d1b99c4ba390b4c8e5c.png

此次展览是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展示提升后推出的第一场临时展览,洁白晶莹的唐代白瓷如瑞雪一般降落长安,与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隋唐含光门遗址相遇,这是一场奇妙的历史际遇,是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更是大唐文明的互鉴与大唐盛世的经典再现。展览让人们再次近距离观赏这些曾经四布于长安市井民居、酒肆客店、坊里豪宅、庙宇宫殿之内的洁白晶莹,去体会那盛世帝国的灿烂辉煌与无尽荣耀。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