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欧亚学院第七届心理教育论坛成功举办!聚焦学习困难儿童的发现与支持

来源:西安欧亚学院 2025-07-01 15:21

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被真正看见,每一个学习困境都渴望被理解。第七届“对话·学校心理教育”论坛于6月19日,在西安欧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学习困难儿童的发现与支持”,聚焦学习困难识别、干预以及学生正向行为系统支持等教育实践命题。来自国内外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国内中小学校长、心理健康教师及心理服务机构的5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前沿研究成果分享、校本干预案例剖析和跨学科研讨,构建了“问题多维解析一干预技术创新一实践场景转化”的全链条实践转化体系。

“我们旨在搭建一个平台,发挥高校在研究和人才培养上的优势,联动儿童、家庭和各级学校、社区及教育机构,为儿童的终生习得和幸福而努力”,人文教育学院副院长寇延在致辞中表达了此次论坛的宗旨。同时,她希望此次论坛能够破除大众心中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固有偏见,传递学困生发现与支持的科学研究成果与方法策略。

fe1eafe35344f5c8fc02d74c1acc8df3.jpeg

寇延致辞

“儿童的终身习得与幸福”一直是人文教育学院的使命和愿景。近年来,人文教育学院发挥专业协同的优势,积极探索社会服务新模式,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和成果。寇延宣布人文教育学院成立“儿童成长支持与研究中心”,今后分院将依托研究中心积极联动多方力量,以社会服务项目为载体,持续深化儿童心理与行为领域研究,推进科研成果的实践转化,助力儿童的终生学习和幸福。

2269f82cb62e49e85704ccd83f9661ed.jpeg

人文教育学院首席专家李文玲和深圳沐心田教育集团总经理王威共同为中心揭牌

2315b2f79ac0012e30830ed4cfb7c09c.jpeg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特殊儿童认知与行为研究中心负责人赵微带来题为“学习困难的认识与体系化支持”的主旨报告。赵微从“学习困难是什么、为何要干预、如何评估和如何干预”四个层面深入剖析了学习困难的特征、评估和干预策略。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探索,赵微团队创立了“三级-双系统”的学困生干预模型,建构了学困生的教育帮扶体系。

ed4bdd8fc5e8a06f591a0b91c2081493.jpeg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少儿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党云皓从临床视角,讲述了学困儿童的临床评估、诊断和干预。党云皓借助丰富的临床案例,揭示了学困儿童的干预实践路径,尤其是“评估-诊断-干预”闭环的重要性,这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及“家-校-医”的协同育人实践提供了思路和启发。

e60493e9a158d66d78b5528e644e46c4.jpeg

6月19日下午,以“理解学习,看见学生”为主题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展的各个展位都吸引了许多师生驻足观看。在本学期,人文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聚焦“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学习行为”,展开调研和实验研究,并通过学术海报和期刊两种形式分享项目式学习的成果。学生们以专业的视角分析解读身边具体的人和事,关注学生群体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或困境,积极寻求解决的思路方案。他们每个人都是“平凡世界中的一束光”,并将在未来汇聚成为托举儿童幸福成长的力量。

8b54eb897537cb468ecb84d13452636b.jpeg

学生学术海报与期刊展示

随后,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通过学术答辩和课程路演两种形式,展现了在《普通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实践》和《心理学史》课程学习中的思考与研究成果。大一学生卓虹玲及其团队围绕一次“失败”的实验设计展开反思,领悟到学术探索的重要性。大二学生邵雪艳探讨了成就目标定向在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特别是追求能力增长和学业成功的积极动机在提升学习投入方面的重要地位。学生朱一诺及其团队借助心理学实验,探究了怀旧和未来自我连续性对跨期决策的影响。杜明桐则以死亡这一话题切入,讲述了“恐惧管理理论”及其对生命教育的启示。

8530e94e759a465421d1bfeeb574141e.jpeg

学生学术汇报

本次论坛组织了四个工作坊,邀请与会代表就“学困生的教学干预和支持”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和交流。工作坊分别是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名校+”副校长刘朦朦的“AI支持下的课堂差异化教学:学困生的课堂教学”、沐心田教育集团运营总监江湉的“特需儿童随班就读”的系统支持、人文教育学院王晓颖老师“用社会情感能力点亮学困儿童的成长之路:家校系统支持策略”以及陈蓓老师的“高风险学困儿童的接纳及干预支持”。

8b0a337a4d7aa3757ab66b8d0d91323e.jpeg

工作坊

本次论坛围绕“学习困难儿童的发现与支持”,通过主旨报告、工作坊和学术展演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了学习困难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和实践探索,与会成员充分讨论了助力学困生学习适应与健康成长的新成果、新思路和新方法。论坛的召开为促进心理学理论成果向学校心理教育、课程设计及家校协同机制转化,推动学困生心理健康支持网络建设以及“双减”背景下的教育生态优化与质量提升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与会嘉宾的心得感受:

西安市浐灞实验小学副校长白静说:“在这次论坛上,我聆听了赵微和党云皓的报告,深切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力量。我相信,只要家庭、社会和学校彼此支持、彼此理解,多一点包容,就一定可以帮助更多学困的孩子和他们的家庭。”

咸阳林凯谦成学校心理健康教师任羽说:“学习困难的孩子是更需要我们看见、理解与关怀的群体。赵微的“学习支持中心”的实践经验深深打动了我。每个孩子都如同一颗独特的种子,花期各异。他们需要的是耐心地陪伴与爱的滋养,最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赵微团队开创的“三级-双系统”支持体系,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它能够系统地识别、干预并逐步提升学困生的能力,助力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一束微光,照亮他们内心独特的小宇宙。”

咸阳林凯谦成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范少笛说:“参加此次论坛,收获颇丰。赵微和党云皓的分享拓宽并改变了我对学习困难儿童的认知。案例分析环节让我深刻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需要因材施教。小组讨论中,同行们在思维碰撞中提出了许多实用的方法,比如通过游戏化学习激发孩子的兴趣、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挖掘潜能等等。期待未来能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学习困难儿童的成长助力。”

西安圣心安诺心理咨询有限公司人力总监宋玉珍说:“通过本次论坛,我对学困儿童及其困境有了更加系统和深入的理解。赵微针对学困生开发的“三级-双系统”干预体系和党云皓医生对学困儿童的临床评估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也真实感受到了跨领域协作的必要性。在下午的“社会情感能力”工作坊中,我学到了提升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有效工具,比如情绪放大镜和情感支持卡等,这给了我很大启发,我觉得这不仅适用于学困儿童,也可以运用到普通儿童的学校和家庭教育中。”

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丁晓军说:“每一次来人文教育学院参加学术季活动都非常期待,能够感受到老师们非常用心地、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对于学术研究的热忱,这在我接触到的其他一些高校那里都是非常少见的。尤其今年又看到了更多大一的学生们展示的研究作品,真切感受到他们的激情和活力,而高年级的同学们在经过更加专业的学术训练之后,展现出了更成熟的成果,远超预期、非常惊艳。期待欧亚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们能够未来在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上产出更多成果,我们也非常愿意给予他们相应的辅助和指导!”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