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组团“看”川美:85年老校如何让艺术教育“破圈”生长?

来源:西部网 2025-05-26 14:31

“这个毕业设计太酷了!”“原来思政课还能这么上!”5月23日的四川美术学院(以下简称“川美”)虎溪校区格外热闹,40余家全国主流网络媒体的记者化身“艺术生”,在川美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写生之旅”。

2025第五届“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重庆教育行”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走进四川美术学院。

d058ef19cf44ff2c76e03d2566c0b27b.png

从虎溪公社的创意工作室到火爆朋友圈的毕业生作品展,从“大思政工作坊”到“学脉华章”专题研究展,记者们走进川美、看见川美,实地感受这所高等艺术院校在立德树人与文化兴邦的征程中,如何以大地为画卷,深耕西部沃土,把中国人的家国理想镌刻在时代的视觉图景中。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打造艺术育人“川美范本”

在川美虎溪校区的老院子里,40余名记者与学校相关负责人开启了一场“院坝会”。

2c0b8bcf93f2bdc3bee8458b38b48a2f.png

四川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肖应红主持会议。

88c48594d520c390baff998b7afe5544.png

四川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唐青阳致辞。

会上,四川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唐青阳回顾了85年的办学历史,并表示,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学校将继续坚持面向大众的学术、面向社会的研究、面向生活的艺术,大力提升办学实力和育人水平,充分发挥艺术赋能作用,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城市更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等美术院校的目标阔步奋进,为重庆文化强市建设和教育强国贡献川美智慧力量。

6a8f7ad07f8aed240e1e8f867cbd8483.png

重庆市教育新闻研究会会长、华龙网教育科技公司总经理、总编辑王大伦介绍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重庆教育行走进川美有关情况。

99f5de3bfb082114f2eef00b67497e7e.png

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焦兴涛作四川美术学院高质量发展介绍。

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焦兴涛详细介绍了学校高质量发展情况。他介绍,作为中国的艺术院校,川美坚持艺术本体讲好中国故事。学校将承先贤之志,赓续光大“为人民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民族铸魂”的历史使命,行强校之事,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坚守教育本源、传承艺术薪火,把握历史主动、勇立时代潮头,将学校发展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进程中,奋力续写“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1df20b523fa865245bcbba44cf6cc2fc.png

四川美术学院宣传部部长贾安东主持介绍会,艺术人文学院院长王天祥、设计学院院长吕曦作专业介绍,教务处处长苏永刚作本科人才培养介绍。

现场,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王天祥、设计学院院长吕曦分别就艺术学和设计学的专业建设与发展进行了详细介绍。教务处处长苏永刚对本科人才培养进行了详细介绍。

画笔尖上搞思政 艺术课堂变身育人新阵地

“红色的墙体简直太好看了!这里就像是一个艺术生态实验室。”站在川美虎溪公社建筑前,来自西部网的记者穆小苗感叹道。

2ebe460f36cd1494d060d0c53c8b5d10.png

记者们正在参观个性化人才培养工作室作品展。

ad4c2d8af8e9bd23a3248641feb02e33.png

记者参观个性化人才培养工作室作品展。

在个性化人才培养工作室作品展上,数百件雕塑、木刻、中国画等颇具特色的学生作品瞬间吸引了记者们的目光。据了解,特色工作室采用“师徒制”,吸纳艺术个性突出的学生成员进行“私人订制”式教学。

从红岩精神主题创作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从秀美乡村的打造到城市形象的升级……步入川美“大思政工作坊”成果展现场,记者们透过一个个作品,看到川美学子走出校园描绘中华大地的斑斓画卷,在广阔与真实的现场中,提升着专业能力和政治素养。

cbd6ed7eb870083515162321b2bc2555.png

记者们参观“大思政工作坊”成果展。

858604495694f426a8cff468fa1ac7ee.png

记者们参观“大思政工作坊”成果展。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近年来,四川美术学院充分发挥专业特色,持续推动思政课堂与专业课堂有机融合,在全国首创外出实践教学“大思政”工作坊,探索出“思政+艺术”特色育人新路径。

“在这里,艺术与思想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审美表达与价值引领完美融合,学校‘艺术+思政’的创新实践让两者相得益彰。”云南网记者李卓蔚说到。

毕业展里看门道 二十年打造城市艺术名片

恰逢学校一年一度的艺术盛事——“开放的六月——2025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即将开展之际,记者团一行提前走进了艺术的“百花园”里进行参观。

389d57bcff22264f820b48f3789c1e2a.png

记者团一行参观“开放的六月——2025本科生毕业作品展”。

a54c4dbe310933206087f02348ca0b7c.png

记者团一行参观“开放的六月——2025本科生毕业作品展”。

每年“开放的六月”展览的举办,都会在朋友圈与各大社交平台上掀起一股热潮,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自2005年以来,历经二十一载深耕,现已从最初的校内毕业展,发展成为川美乃至重庆的城市文化名片。

“以前都是在网上看展,这一次终于有机会亲身来到川美这个‘网红’展览打卡。”来自新疆网的石磊说道。

2f861bbe9803bae660f25d13008f6f93.png

记者团一行参观“学脉华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川美实践”专题研究展。

4c33df91069cdd5bf084e33559937040.png

记者团一行参观“学脉华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川美实践”专题研究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恰逢川美建校85周年,学校推出了“学脉华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川美实践”专题研究展。该展览将川美教学创作的学术文脉放置在中华民族精神团结奋发的历史发展之中,溯源川美八十五载扎根中国大地,关注时代,与国家、民族命运共振的艺术探索。展览共分为“1940—1949烽火弦歌:立艺为民·西部根脉”“1949—1978山河新塑:民族团结·身份建构”“1978—2012春潮激荡:人文觉醒·西南叙事”“2012—2025筑梦家国:砥砺奋进·以美赋能”四个板块,共计展出一百四十余件由川美师生创作的经典艺术作品。

“这趟川美之行太值了!”每日甘肃网记者冉旭东赞叹道,“艺术作品展现的时代脉络,给了我全新的历史视角。”

5af34eff42877321daffea509efeb874.png

记者团一行参观川美校园。

看展、观育人、聊发展,通过此次媒体行活动,记者们看到85岁的川美正在证明真正的艺术教育,从来不是关起门来描摹静物,而是打开校门,让每一支画笔都成为时代进步的记录者。在这里,艺术教育玩出了新高度,更画出了新维度——关于这个时代最生动的教育答案,或许就藏在这些五彩斑斓的画框里。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