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丨冬季暖气供应后鼻出血 精准应对干燥困扰
来源:西安市红会医院 2025-11-28 14:56
近日,西安市红会医院互联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整形修复科的线上问诊量迎来明显增长,其中鼻出血患者占比显著提升,成为当前咨询的主要问题之一。耳鼻咽喉头颈整形修复科武文韬医生在接诊后指出从问诊反馈来看,这些患者普遍反映在冬季暖气供应开启后,鼻腔干燥感明显加重,部分人甚至出现鼻腔灼热、瘙痒等不适,随后频繁引发鼻出血,尤其在晨起洗脸、擤鼻涕或轻微触碰鼻腔时更容易发生。
68 岁的王大爷,有10年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降压药,家住西安某小区,近1周家中24小时开启暖气,温度设定26℃。
患者咨询:“医生您好,我这一周已经流了3次鼻血了,今天早上洗脸时轻轻碰了下鼻子就开始流,按压了快20分钟才止住,还觉得有点头晕、没力气。家里开着暖气特别干,我是不是因为暖气太燥才流鼻血啊?要不要调整降压药呢?”医生追问:“您最近血压控制得怎么样?有没有监测过?流鼻血时是单侧还是双侧?除了头晕,有没有心慌、牙龈出血的情况?家里有没有用加湿器?”
患者回复:“前几天测血压是 150/95,比平时高一点,可能是暖气房里待着有点闷。每次都是左边鼻子流,没有牙龈出血,就是觉得鼻子里又干又烧得慌,家里没买加湿器,怕用着麻烦。”
医生指导:“您的情况和暖气环境干燥密切相关,加上血压有点波动,所以鼻出血频繁且止血慢。首先要把家里暖气温度调到 20-22℃,今晚就去买个加湿器或者家里放几盆水,把湿度提到 40%-50%,每天用生理盐水喷雾喷鼻子2-3次,睡前涂少量凡士林。其次要每天监测血压,要是持续高于 140/90,得及时和心内科医生沟通调整降压药,别自己改剂量。下次再流鼻血,按之前说的前倾按压,同时用冰袋敷鼻梁,要是15分钟止不住,一定要去医院。另外,最近别吃辛辣的,多喝温水,多吃梨和菠菜,补充水分和维生素。”
患者反馈:“原来保持合适的湿度这么重要,我今晚就准备,血压也会好好监测,谢谢医生这么详细的指导!”
暖气环境下鼻出血高发的核心原因
冬季开启暖气后,室内空气湿度急剧下降(通常低于30%),成为鼻出血的主要诱因,具体机制及关联因素如下:
1.黏膜干燥脆弱:暖气加热空气时会加速水分蒸发,导致鼻腔黏膜水分流失,原本薄而脆弱的黏膜变得更加干燥、开裂,血管失去保护后易受轻微刺激(如呼吸、轻触)就破裂出血;
2.局部刺激加重:暖气环境常伴随门窗紧闭,室内粉尘、皮屑等污染物浓度升高,加上干燥空气对鼻腔的持续刺激,可能诱发或加重鼻炎、鼻窦炎,进一步增加鼻出血风险;
3.全身因素叠加:冬季人们活动量减少、饮食偏油腻辛辣,部分人还会因保暖过度导致血压波动,若本身有高血压、长期服用抗凝药等情况,在干燥环境的 “催化” 下,鼻出血概率会显著上升。
暖气季鼻出血的应急处理
基础止血:仍需坚持“镇静+前倾+按压”三步法
1.保持镇静:暖气房内温度较高,紧张时易出汗导致脱水,加重黏膜干燥,需先缓慢深呼吸,平复情绪;
2.身体前倾:可在面前放一盆温水,呼吸湿润空气的同时,让血液自然流出,避免仰头引发不适;
3.按压鼻翼:按压时可用湿棉签轻轻擦拭鼻腔周围血迹(勿深入鼻腔),保持局部湿润,持续按压5-10分钟,期间避免用力吸气或擤鼻。
特殊情况:出血不止时的临时辅助
若按压10分钟后仍有出血,可将干净的医用纱布(或浸湿生理盐水的纱布)轻轻填塞鼻腔前部(勿过深),同时用冷毛巾或冰袋(裹一层毛巾)敷在鼻梁处,通过低温收缩血管辅助止血,随后尽快就医。
暖气季鼻出血的针对性预防
1.精准调节室内湿度:首选加湿器,建议将湿度控制在 40%-60%,每天换水清洁,避免细菌滋生;无加湿器时,可在暖气上搭湿毛巾、在室内放置水盆,或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每次15-20分钟),平衡湿度与空气质量。
2.加强鼻腔保湿护理:每天早晚用生理盐水鼻腔喷雾或洗鼻器清洁鼻腔,湿润黏膜;睡前可在鼻腔内侧涂抹少量医用凡士林或专用鼻腔保湿凝胶,形成保护膜,减少水分流失。
3.调整生活习惯:多喝水(每天1500-2000毫升),多吃梨、柚子、银耳、菠菜等富含水分和维生素的食物,避免辛辣、油炸食物;减少挖鼻孔、用力擤鼻的习惯,儿童需家长加强看护,避免用手抠鼻;控制室内温度,避免过高(建议18-22℃),减少因温差过大导致的血压波动和黏膜刺激。
暖气季需警惕的就医信号
除原有的就医指征外,出现以下情况也需及时就诊:
1.鼻出血伴随鼻腔内明显灼热感、疼痛,或鼻腔黏膜出现大面积干燥结痂;
2.儿童在暖气季频繁鼻出血(每周≥2 次),且伴随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3.止血后鼻腔持续干燥、嗅觉减退,或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可能提示黏膜损伤加重或存在其他鼻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