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排雷”护心脉:超急性期复杂性主动脉夹层的微创救治新突破

来源:西北大学第一医院 2025-10-28 16:19

当被称为“生命之河”的主动脉遭遇撕裂危机,每分每秒都是与死神的竞速。近期,西北大学第一医院介入科团队凭借精湛技术,为一名超急性期复杂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成功实施急诊单分支支架腔内修复术,以微创科技筑起护佑心脉的坚固防线。

致命的“血管撕裂”

患者潘先生(化名)突发“撕裂样”胸背剧痛,急诊CTA检查显示,该患者确诊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破口位于升主动脉近端,左锁骨下动脉受压、腹主动脉远端亦被波及。这类主动脉疾病极为凶险,随时可能因血管破裂导致猝死。

图片

微创技术的精准攻坚

面对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患者难以耐受的困境,西北大学第一医院介入科联合急诊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MDT)迅速研判,决定采用急诊单分支支架腔内修复术,其优势可概括为三点。

微创优势,仅通过股动脉穿刺建立通路,避免开胸开腹的巨大创伤,患者术后恢复更快;精准重建,定制化单分支支架精准覆盖破口,同时重建分支血管血供,解决了“病变复杂与血供保护”的矛盾;快速止血,术中即刻封堵破口,大幅降低大出血风险,为患者争取宝贵生机。

图片

图片

多学科协作的生命护航

手术由介入科主任张海福领衔,在DSA血管造影“导航”下,团队精准定位破口与分支血管解剖结构,将支架如“精密零件”般植入病变部位。麻醉科、介入手术室全程护航,确保术中生命体征稳定。术后,患者生命体征迅速平稳,现已转入ICU进一步监护。

此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西北大学第一医院在主动脉急症微创治疗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也彰显了多学科协作在急重症救治中的关键价值。

主动脉夹层是血管领域的“急危重症”,超急性期复杂性病例更是对医疗技术的严峻考验。此次微创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体现了我院多学科协作的高效与专业,更凸显了微创血管技术在急重症救治中的核心价值。

未来,西北大学第一医院将持续深耕血管疾病诊疗,以创新技术守护更多患者的“生命之河”,为主动脉疾病患者带来更多生存希望。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