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膝间“方寸” 守护行走尊严——微创单髁置换术助75岁膝关节炎患者重获健步人生

来源: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25-08-26 11:08

清晨的阳光透过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一病区病房的玻璃窗,轻柔地洒在地板上。75岁的王老先生(化名)在医护人员的鼓励下,稳稳迈开步伐,沿着走廊行走了十余米。他微微上扬的嘴角,流露出久违的轻松与希望。就在昨天,他还因严重的右膝骨性关节炎饱受疼痛困扰,而此刻,距离他接受微创单髁置换手术,仅过去了不到30个小时。

跨越千里,只为膝间“一线生机”

王老先生来自甘肃兰州,十年来右膝反复疼痛、僵硬,近半年病情急转直下,行走日益艰难。在当地医院被确诊为严重的右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医生曾建议他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但老人顾虑重重。大范围关节切除、漫长艰难的康复期、术后本体感觉的丧失……这些都让他望而却步。

偶然间,王老先生了解到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一病区在关节置换领域,尤其微创保膝技术方面富有经验。抱着一线希望,他跨越千里来到西安。副主任医师孙甫带领团队接诊,经详细评估,发现该患者虽然内侧间室磨损严重,但外侧间室软骨完好,前交叉韧带功能健全,这正是单髁置换术(UKA)的理想适应症。

6e7843ec1250e59811d3527367225f32.png

精准置换“半膝”,1.5小时焕发新生

在充分沟通并尊重患者意愿后,副主任医师孙甫团队为王老先生精心制定了右侧膝关节内侧单髁置换术方案。手术过程堪称“精雕细琢”。仅需一个约6厘米的微创切口,精准定位病变区域;巧妙移除严重磨损的内侧股骨髁和胫骨平台表层骨质;植入与患者解剖完美匹配的人工单髁假体。整个手术仅耗时1.5小时,出血极少。

“单髁置换的精髓在于‘精准’与‘保留’。”副主任医师张大华在术后解释道,“它只替换病变最严重的‘半膝’部分,最大限度保留了患者健康的骨骼、外侧完好的关节软骨以及至关重要的前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等稳定结构。特别是本体感觉神经末梢得以保留,这对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和自然运动体验至关重要。”

术后次日下地,感受“原装”步态

单髁置换术的显著优势在术后迅速显现。手术当天下午,王老先生已能在床上自如活动膝关节。术后第二天一早,在康复师李强泽的指导和助行器辅助下,他成功实现了下床站立并行走,且步态平稳自然。

“感觉真的很奇妙!这膝盖好像还是我自己的,能清楚地感知到位置和力量,不像想象中换了‘零件’那样陌生僵硬。”王老先生描述着早期活动体验。这正是单髁置换术保留本体感觉带来的独特优势——患者对关节位置和运动的感知能力接近原生状态,极大提升了术后运动的协调性与自信心。

单髁置换:保膝治疗的新标杆

单髁置换术(UKA)代表了现代关节外科“精准医疗”和“快速康复”的前沿理念,其核心优势在于以下几点:

1.精准靶向,创伤极小

仅处理病变间室,手术切口小、截骨量少、软组织干扰轻微,显著减轻手术创伤。

2.保留关键结构,本体感觉良好

完整保留健康骨质、对侧间室软骨及所有韧带结构,特别是维持了膝关节的本体感觉,使术后关节功能更自然、运动控制更精准。

3.康复速度快,回归生活迅捷

出血少、疼痛轻,患者术后当天即可开始功能锻炼,通常术后1天即可下地,住院时间缩短至3-5天,6周左右可恢复日常活动。

4.功能良好,满意度更高

多项长期随访研究证实,在严格把握适应症的前提下,单髁置换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活动范围(尤其屈膝角度)及主观满意度往往优于全膝关节置换。

5.为未来预留空间

即使多年后剩余关节间室出现问题,单髁置换术不影响后续进行全膝关节置换,为患者保留了二次手术的选择权。

当然,单髁置换术并非万能,其成功高度依赖严格的适应症把控(主要为前内侧骨关节炎且韧带功能完好者)和手术医师精湛的个体化操作技术。

深耕保膝技术,铸就关节健康新希望

“许多终末期膝关节炎患者一听到‘置换’就联想到‘换掉整个膝盖’,甚至因恐惧而延误治疗。”副主任医师孙甫强调,“事实上,像王老先生这样的单间室病变患者,单髁置换术是更理想的一种选择。它用尽可能小的创伤代价,换取了最大程度的功能保留和较快的康复速度,特别是守护了珍贵的本体感觉。”

专家提醒,一旦出现持续疼痛、僵硬、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应尽早就诊,接受专业评估。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影像学分析(如负重位X光、必要时MRI),医生将精准判断关节炎累及范围及韧带状况,为您量身定制最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无论是阶梯药物治疗、关节镜清理、截骨矫形,还是微创单髁置换或全膝置换。早期科学干预,是避免关节功能严重丧失、重获高质量生活的关键。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