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全球首例微创冠脉多支搭桥同期二尖瓣钳夹手术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5-08-02 10:17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李勇新教授、菊地庆太教授团队成功完成一例极具挑战性的高难度手术——透析患者同期实施微创多支冠状动脉搭桥(CABG)合并经心尖二尖瓣钳夹术(TEER)。经文献检索,该手术为全球首例,标志着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复合微创心脏病治疗领域达到国际顶尖水平。

张先生(化名)是一名严重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长期的糖尿病已经导致肾功能严重损伤(透析状态)。两周前,不幸再次降临,张先生出现严重的胸痛,就诊后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提示严重三支病变,同时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病情极其复杂。不仅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等严重心脏疾病,还因糖尿病肾病V期(尿毒症期)长期依赖透析治疗。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EUROScore)高达10分,传统开胸术式与体外循环均可能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恶化甚至衰竭,堪称"外科手术禁区"。

74b1a2381ceb2b930e68203bee0583fc.png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由心血管外科李勇新教授、菊地庆太教授牵头,联合麻醉手术部、超声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治疗团队。经过多次多学科会诊和周密准备,最终为患者制定了微创杂交手术方案。

5月20日早晨,张先生被送入手术室。手术过程中,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克服了尿毒症患者血管钙化严重、凝血功能差、容量管理等难题,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成功完成乳内动脉-前降支搭桥和大隐静脉-旋支-后降支搭桥,同时通过经心尖二尖瓣钳夹技术完美的改善了二尖瓣反流。整个手术过程精准、高效,术后患者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b73278e835658392347f4908a5920885.png

术后患者转入心血管外科监护室,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密切监护下恢复良好,复查超声及冠脉CTA,冠脉血运重建良好、心功能改善、二尖瓣反流消失,目前已康复出院。

据李勇新教授介绍,这类合并尿毒症的复杂心脏病患者以往被视为外科手术禁区,手术风险极高,而此次采用的微创杂交技术最大限度的避免了体外循环、外科开胸等对此类患者带来的风险,不仅避免了多次手术打击,还大大降低了手术创伤,为高危心脏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类似这样合并多系统疾病的复杂心脏病患者越来越多。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为这类高危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为更多疑难危重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为进一步提升心血管外科微创诊疗水平,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式聘任国际顶尖微创冠脉搭桥专家菊地庆太(Keita Kikuchi)为特聘教授,助力医院国际化人才战略和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b1741fd65128e887d2494be241661292.png

菊地庆太教授现任国际微创心胸外科学会(ISMICS)董事会成员,是MICS国际师资团队核心专家,在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手术(MIDCAB)、全动脉化微创搭桥术等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其加盟将重点提升医院在高难度微创冠脉手术中的技术水平。

“微创冠脉搭桥技术创伤小、恢复快,此次合作将推动该技术在中国的深入应用。”菊地庆太教授表示,未来将重点在临床技术指导、科研合作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工作。

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在微创瓣膜手术和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已处于领先地位。此次引进国际专家,旨在推动手术方式从“基础开展”向“高精尖”转型,特别是在多支血管病变、二次手术等复杂病例的微创治疗方面实现突破。同时,国际专家将通过临床带教、科研合作及国际学术交流,助力团队培养高层次人才,增强学科国际竞争力,为打造世界一流心血管诊疗中心提供新动能,让更多患者受益。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