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真的会热死人,不是开玩笑!
来源: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25-07-17 09:12
近日,我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有关“热射病”的多个科普话题冲上热搜。7月份以来,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前急救科因中暑呼叫120出车患者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有9人送至急诊科抢救,有3例病情较重,患者群体多为户外、餐饮等高温作业场所人员。
案例一
49岁的常师傅(化名)是一位搬运工,前不久他照例在太阳下辛苦工作,中午时感觉身体不太舒服,略作休息后继续干活。慢慢的,常师傅的不适感越来越强烈便请了假回家休息。在骑车回家的路上,常师傅突发意识不清,倒在路边,路人见状紧急拨打120急救电话。
很快,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20医务人员赶到现场,迅速对患者展开抢救。首先将患者搬运至救护车上,空调调至最低温度,随后对患者采用凉水擦浴、冰袋冷敷等措施降温,考虑到患者意识不清,有舌后坠症状,立即放置口咽通气道,进行吸氧、心电监护、补液等急救措施。
十分钟后,患者到达医院。进入抢救室前,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测量温度达42℃以上,确诊为致死率极高的热射病。
急诊科医务人员立即行紧急救治,使用胸外按压仪器不间断心肺复苏,使用冰毯、冰帽、冰袋、风扇、凉水擦浴、大量冰盐水补液等各种降温措施,力求尽快将患者温度降至39℃以下,同时,该患者急查的各项指标结果出来,多器官功能出现损害,医护人员立即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重要脏器功能支持。
案例二
59岁的保安周大叔(化名)在户外执勤一天后于当日下午19时左右躺在户外长椅上,呼之不应伴意识不清,四肢抽搐,大汗淋漓,体温明显增高,同事紧急呼叫120。120医务人员接诊后予以静脉输液、物理降温、镇静等对症治疗,很快将其送至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抢救室。
急诊科医务人员迅速完善血气分析、血分析、肝肾功、电解质、血糖;头颅、胸部CT等检验检查,予以物理降温,冰帽冰袋外敷、全身湿敷,冰盐水静脉输注等抢救措施,随后将患者以“热射病、高钠血症、酸中毒、心律失常”之诊断转入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行进一步治疗。
周大叔病情危重,已有多器官功能衰竭。重症医学科治疗团队给予患者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持续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急行深静脉穿刺置管,予以快速补液、降温、护肝、营养心肌等对症治疗,积极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快速降温。
目前,常师傅和周大叔还在全力救治中。希望他们的案例能给大家敲响警钟,热射病绝非普通中暑,是致死率很高的重症中暑!田间劳作的农民、户外工作者以及体弱老人都是高危人群,大家一定要注意。
什么是热射病?
热射病是由于长期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或高强度运动导致体内热量过度蓄积,体温调节中枢失效,引发核心体温≥40℃、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致命性疾病。
如何避免热射病?
避免高温时段劳作,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尽量避免高强度户外工作,及时补水、补盐,大量出汗时,需饮用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警惕身体信号出现头晕、乏力、心慌、恶心等先兆中暑症状,立即停止活动,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降温。
紧急情况需要及时就医,一旦发现有人高温下昏迷、高热无汗,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热射病抢救就是与时间赛跑,每一分钟都关乎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