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起买药记着查验药品追溯码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2025-07-01 10:40
陕西省医保局提示,7月1日起,大家买药时请留意,必须查验药品追溯码,若药品无追溯码,医保基金将拒绝报销费用。这项由国家医保局联合多部门推出的新规,标志着正式迈入药品全流程可追溯时代。
>>药店走访:监管更严格 追溯码就像药品的身份证
6月30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走访了西安市区部分药店,在药盒上很容易找到一个长条形码和一个短条形码。长码上标有“追溯码”“请用支付宝扫码查询”等字样,有的药盒上留有查询电话。
据科技路一家药店工作人员介绍,药盒上会有长的药品追溯码和短的商品码两种。两者功能不一样,药品追溯码用于药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全程监管,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防止假药、回流药和串换销售;商品码用于商品的基本信息管理,帮助识别商品的基本属性,但不涉及生产和流通环节的详细信息。追溯码通常由数字、字母和(或)符号组成,一般为标识有“药品追溯码”字样的20位数字。而商品码常见的是“69”开头,由13位数字组成的条形码。“药品追溯码就像药品的身份证,是独一无二的,一盒一码,新规执行后,售药时收银员肯定会扫药品追溯码。”药店工作人员表示。
“说明监管更严格了。”对于新规,雁翔路一家药店工作人员如此评价。正规药店的药品是可以放心的,市民也可以自己扫追溯码查看。记者用支付码扫了一盒药品后,出现了“码上放心平台”的提示,点“同意”后就出现了药品的基本信息,如批准文号、有效期等。
>>医保提醒:买药主动要求药店扫码核对 药物服用完毕后撕毁追溯码
据了解,之所以出台新政,主要是防范“回流药”威胁公众健康,有一些本该销毁或退回的药品通过非法渠道重返市场,如同定时炸弹般流向不知情的患者。据梳理,2023年至2024年12月,仅在裁判文书网、公安部公开通报和央媒重点报道的违法倒卖医保药品的涉案金额,就已经超过4.3亿元。
为此,国家医保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采集应用的通知》,明确2025年7月1日将成为药品安全监管的重要节点。从这一天起,所有医保定点医药机构销售药品时,必须准确采集、核验药品追溯码并上传至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否则无法进行医保基金结算。对于2025年7月1日前采购的无追溯码药品,将纳入“无码库”管理,作为过渡性安排暂可进行医保结算。
2026年1月1日起,监管要求进一步升级——所有医药机构必须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届时无码药品将彻底无法享受医保报销。不过,住院拆零药品、中药饮片和中药颗粒因使用特点特殊,暂不纳入追溯码要求范围。
药品追溯码是指用于标识和追踪药品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唯一标识码。通过扫描药品包装上的追溯码,可以查询到药品的详细信息,包括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有效期等,确保药品来源的合法性和质量可靠性。即使是同一品牌、同一规格的不同药品,每一小盒的追溯码都独一无二,这种特性让药品从生产到患者手中的整个流程都能实现可追踪、可监管。
近年来,陕西积极推动定点医药机构药品追溯码采集工作,不断拓展药品追溯码在医保基金监管中的应用场景,通过信息技术保障医保基金安全和群众用药安全。在陕西省,通过“三码合一”(医保电子凭证码、身份证号、药品追溯码)和处方比对,提升了发药效率和准确性。
省医疗保障局提示,新规实施后,参保群众在定点药店购药时要牢记“卖药必扫码、买药先验码”的原则,在买药时主动要求药店扫码,核对追溯信息是否一致,拒绝无码或被撕毁追溯码的药品。通过“国家医保局”公众号或APP扫描追溯码验证真伪,避免成为回流药的受害者。若在核验过程中发现药品此前已被出售,可向医保部门举报。此外,药物服用完毕后撕毁追溯码,避免药盒被不法分子利用,从源头遏制回流药产生,切断非法药品流通链条。 (记者 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