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肿瘤防治的重要一环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5-06 14:09
访谈嘉宾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尹晓然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贾庆安
今年,“体重管理”成为热门话题,受到广泛关注。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明确指出,肥胖与13种肿瘤患病风险正相关。如何做到“科学减重,健康生活”?记者邀请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临床营养科专家深度解读肥胖与肿瘤的关系,为大家做好体重管理支招。
问:肥胖人群是不是更容易患癌?肥胖与哪些肿瘤紧密相关?
尹晓然:肥胖管理不仅是控制体重的问题,还是降低肿瘤发病风险、改善健康状态的重要手段。
研究报告显示,肥胖与多种肿瘤发病风险相关,包括消化系统肿瘤,如食管癌、胃癌、肝癌、胆囊癌、胰腺癌、结直肠癌;激素与代谢相关肿瘤,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甲状腺癌、肾癌、膀胱癌、脑膜瘤。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男性腰围每增加11厘米,肥胖相关肿瘤风险上升13%。超重或肥胖已成为仅次于吸烟的第二大肿瘤发病诱因。因此,体重管理不是小事,大家应该高度重视。
问:肥胖是如何“滋养”肿瘤细胞的?其科学依据是什么?
尹晓然:科学研究发现,脂肪超标者患肿瘤风险比体重正常者高,过量脂肪组织会引发三大诱发肿瘤机制,其体内持续的慢性炎症环境为肿瘤发生提供了温床。
首先,脂肪组织释放多种促炎因子,长期刺激细胞DNA损伤,诱发肿瘤发生。其次,脂肪细胞促进雄激素向雌激素转化,形成高雌激素环境,刺激乳腺、子宫内膜等器官组织细胞恶变。再次,肥胖导致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激活促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加速肿瘤细胞增殖。多种因素协同作用,产生了导致细胞恶变的温床。
问:体重管理在肿瘤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老百姓该如何科学减重?
贾庆安:减肥,是肿瘤防治的重要一环。想要科学减重,首先需合理饮食,控制热量摄入:三餐要合理安排,做到荤素搭配,严格控油、少盐、少糖;减少精制谷物、加工肉、甜点、高脂奶类制品和油炸食品的摄入;摒弃暴饮暴食、爱吃零食等不良习惯;增加全谷物的摄入;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总而言之,就是遵循“三减三增”原则:减少精制碳水、饱和脂肪、糖类添加剂,增加优质蛋白、膳食纤维、抗炎食物。
管住嘴还得迈开腿,要开展适度运动,提升身体素质。建议每周坚持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慢跑等,也可选择每周进行75分钟的高强度体力活动,还可搭配力量训练,如深蹲、平板支撑等,提升肌肉量;体重较重者运动时要注意保护膝关节,循序渐进制订运动计划;要培养运动意识和习惯,逐渐增加运动量,以达到每周建议量。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生活方式改善是减重的关键。建议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是多种肿瘤的主要风险因素。同时,保持良好心态和充足睡眠。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导致应激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脂肪堆积;睡眠不足会影响新陈代谢,增加食欲。
问:对于肥胖人群来说,“管住嘴”可能是第一大难题,您能提供一个致癌、防癌食物清单吗?
贾庆安:生活中常见的致癌食物有以下几类:发霉、变质的食物,可能含有大量致癌物如黄曲霉毒素,易引发肝癌等;腌制蔬菜、肉类、鱼类等,富含致癌物亚硝酸盐,易引发胃癌和结直肠癌;烧烤、红肉和加工肉类,大量摄入可增加患结直肠癌风险。
生活中常见的抗癌食物包括富含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的全谷物,如全麦、糙米和燕麦等;含有异硫氰酸盐化合物的十字花科蔬菜,如花菜、西兰花、紫甘蓝等;三文鱼、鲭鱼、鲑鱼等深海鱼类,富含Omega-3脂肪酸,可抑制促炎因子,有一定抗癌潜力。
在此要强调,有研究报道的抗癌食物及药食同源的中草药非常多,但其抗癌效果需结合整体饮食结构和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变。单一食物无法完全有效地实现防癌抗癌。
总之,肥胖对癌症的影响具有渐进性与可逆性。聚焦“防癌于未然”,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控和运动锻炼,可以有效控制体重,降低肿瘤的发生风险。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