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学就生病“魔咒”怎么破?护航孩子健康 专家教你科学应对

来源:西安晚报 2025-02-19 16:03

开学季,人群聚集、季节交替等因素交织,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支原体肺炎等疾病发病风险增加。如何破解刚开学就生病的“魔咒”,护航孩子们健康开启新学期?2月18日,记者通过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局,联系采访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张欣,听专家讲一讲如何科学应对春季校园传染病。

流感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教室、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一个喷嚏、一次咳嗽,都可能让病毒迅速扩散。与普通感冒不同,流感引发的症状通常更为严重,高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会让患者十分难受,还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专家划重点: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建议家长在流感季节来临前尽快带孩子接种疫苗,为孩子筑牢免疫防线。同时,日常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触摸公共物品后。在流感高发期,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若孩子出现流感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居家隔离,防止病毒传播。

每年开学季,诺如病毒感染的病例都会有所增加,学校和托幼机构是高发场所。诺如病毒传染性极强,少量病毒就能让人感染发病,而且传播途径多样,被污染的食物、水源,以及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都可能导致感染。感染诺如病毒后,患者通常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影响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

专家划重点: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手卫生。家长要教育孩子,饭前便后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揉搓时间不少于20秒。在学校,要加强食堂卫生管理,确保食材新鲜、加工过程卫生安全。一旦发现有学生感染诺如病毒,应立即隔离治疗,对教室、宿舍等场所进行全面消毒,防止疾病扩散。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常见。支原体肺炎的症状不典型,初期可能表现为咳嗽、发热,很容易被误诊为普通感冒。随着病情发展,咳嗽会逐渐加重,甚至出现剧烈咳嗽,影响孩子的睡眠和学习。

专家划重点: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学校这种人群密集的地方,传播风险更高。预防支原体肺炎,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定时开窗通风。鼓励孩子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若孩子出现持续咳嗽、发热等症状且治疗效果不佳,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