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丨肝病患者牙龈出血怎么办?

来源:西安市第八医院 2023-09-15 11:43

近日,西安市第八医院肝病四科门诊来了一位50多岁的肝硬化患者,患者很紧张地问主任杨明博:“主任,我最近早上起来刷牙总是会出血,担心是不是肝硬化病情加重了。”杨明博在看过患者的检查单和相应的查体结果后,发现该患者的肝病情况基本稳定,肝功能正常,病毒控制得很好,脾脏略大,血常规脾亢不是很明显,这种情况是不会引起牙龈出血的,也就是说患者牙龈出血是其他原因导致的。

经过耐心详细的解答后,患者焦虑的情绪慢慢平复,那么什么情况下会出现牙龈出血呢?

一说起牙龈出血,很多人都会想到“上火”,这属于中医范畴的“肝火上炎”,有的人自己吃点降火的中药或者中成药就可以改善。但是在临床上,牙龈出血不仅仅是“上火”这么简单,还要注意以下疾病的排除,比如慢性肝病、慢性血液病等,以及一些口腔本身的疾病。

1、牙龈出血最常见原因:牙周病

牙周病常常表现为牙龈肿痛、牙龈出血、口臭等,牙周病是牙龈在牙面上堆积的牙菌斑在细菌的作用下发生的炎症,导致牙龈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和充血。

此外,牙龈出血还可能由于进食、刷牙时,牙龈周围的毛细血管受到撞击而破裂导致的出血。

2、全身疾病引起的牙龈出血

还有一种是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牙龈出血,也须警惕。比如血友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等血液疾病,会引起牙龈出血。

此外,高血压、糖尿病、肝硬化、肝功能衰竭,也都可能引起牙龈出血。一些慢性肝病患者担心牙龈出血是不是肝病加重。诚然,肝病加重可能会出现牙龈出血,但首先要排除牙周病方面的问题。

3、肝病引起的牙龈出血

(1)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肝脏是制造Ⅰ、Ⅱ、Ⅴ、Ⅶ、Ⅸ、Ⅹ等凝血因子的器官,严重肝炎时,凝血因子合成减少,从而使血液凝固能力降低。

(2)凝血因子消耗增加:肝炎使肝细胞清除凝血物质的能力降低,又促进凝血活酶样物质释放,使凝血因子较平时的消耗明显增加。

(3)肝炎病毒激活免疫系统:损伤血管内皮,激活凝血系统,循环血液中大量微血栓的形成,致凝血因子消耗增加。

(4)有止血作用的纤维蛋白溶解酶:纤维蛋白的溶解酶要靠肝脏清除。肝炎严重时这种能力降低,促使纤维蛋白溶解而出血。

(5)血小板质量异常:血小板是血液中止血的基础物质。肝炎病毒和免疫复合物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使产生血小板的量减少、质受损。另外,脾功能亢进以及血管内凝血可使血小板被破坏、消耗增多。

(6)内毒素血症与出血密切相关:肝炎,特别是重型肝炎,来自肠道的内毒素不能被肝脏滤过、解毒而进入血流,可使血液释放、血栓形成等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凝血因子消耗增加。

(7)继发感染:机体抵抗力下降,各种病原菌乘虚而入,病原菌繁殖和感染时所产生的内外毒素和免疫物质结合,可激活凝血系统形成大量血栓,导致出血现象。

牙龈该如何保护?

大多数口腔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牙龈炎也是如此。建议养成早起和睡前各刷牙一次,每次3分钟,饭后漱口的好习惯。牙刷最好选用质地比较柔软的。如果已经有牙龈炎,建议及时洗牙,可以除去牙面上的菌斑和牙结石。

肝病患者一旦出现牙龈出血,在排除肝病的情况下,也应考虑是否和口腔疾病有关系,及时发现,尽早治疗。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