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生态环境局“共建生态城市 共享美丽汉中”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佛坪县
来源:西部网 2025-04-16 13:08
为展现汉中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4月10日,汉中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了以“共建生态城市,共享美丽汉中”为主题的集中采访活动。从传统中药材种植到生态旅游创新,从自然教育实践到科技赋能保护,佛坪县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逐渐清晰,为秦岭腹地的“两山”转化提供了生动样本。
佛坪县地处秦岭南麓,位于陕西省南部、汉中市东北部,距汉中140公里、西安200公里,境内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年平均气温11.6℃,平均年降水量938mm,森林覆盖率达91.19%,负氧离子年均浓度2543个/cm³、峰值浓度99260个/cm³,年均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360天以上,年均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达到2.02以上,是中国天然氧吧和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被誉为“秦岭绿肺”。境内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以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为代表的“秦岭四宝”齐聚于此,有野生大熊猫130多只,被誉为“中国大熊猫第一县”和“中国山茱萸之乡”。
山茱萸“红果”铺就富民路
“从2017年2万旅游人次到去年的70万人次达到了一个爆发式的增长。2017年之前村民的人均收入不到6000元,到目前为止村民的人均收入突破到20400元左右,通过旅游带动村民自主发展民宿、农家乐、林下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因为有一个好的生态,依托生态资源就能让村民收益增加。”佛坪县长角坝镇沙窝村党支部书记代海生告诉记者。
在沙窝村大湾山山茱萸种植园,层层叠叠的茱萸树与青山相映成趣。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县种植面积10万余亩,沙窝村种植面积6500余亩,大湾山茱萸示范园种植面积1000亩,是省级农业产业示范园。种植园位于沙窝村五组,是党建+农旅融合的典型示范,也是“金色产业”探访教学点之一,2022年该村党支部争取资金150万,建设休闲步道1.5公里,修建了观光平台,完善了旅游配套设施。通过春赏花秋赏果,连续在沙窝村举办了17届“茱萸花海踏春游”旅游活动。2023年依托山茱萸园区周边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全县首个目的地度假露营形态综合体,茱萸红汽车营地在大湾建成,茱萸红汽车营地建设“流浪舱、星空房、房车”等不同风格的高品质示范庭院6个,是全县首个目的地度假露营形态综合体,通过该新业态的布局,进一步实现了游客引流,带动沙窝村乡村旅游发展。
熊猫IP激活绿水青山
2020年,经省政府批准、省发改委立项,在佛坪县建设秦岭大熊猫佛坪救护繁育研究基地,作为陕西省秦岭大熊猫保护“一公园、两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秦岭大熊猫人工繁殖、秦岭区域野外伤、病大熊猫的救护、治疗和康复等功能。
“该基地占地总面积937亩,建设年限为2021年—2025年,计划总投资1.99亿元,共分为大熊猫救护繁育、科研科普宣教、管理服务、野外放归培训4个功能区和1个熊猫饲料基地。拟建设大熊猫馆舍、室外活动场地20个,并配套熊猫育幼室、熊猫医院、大熊猫科研楼等设施。基地完全建成后,秦岭大熊猫人工繁育能力将达到每年2—4只,大熊猫人工饲养容量达到40—60只。”基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了解,佛坪自然保护区拥有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场所,而且还起着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控制水土流失、减少局部洪水、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直接为下游的农牧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和保障作用。保护区内保持着原始森林生态系统,生活着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珍稀保护野生动物,这不仅是科学研究的最佳基地,也是观光旅游的胜地。整个保护区均为国家重点公益林区划范围,生态区位重要,是陕西省乃至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区域。
“目前保护区内现有野生大熊猫67只,是陕西省大熊猫数量最多的保护区,因大熊猫野生种群密度最大、野外偶见率最高、多次发现棕色个体而享誉海内外,成立以来,先后成功救护野生大熊猫15只次,其中3只被成功放归野外;羚牛数量由初期的120只,发展到现在的1000余只;金丝猴数量由4群200余只增加到现在10群800余只;朱鹮自2005年在保护区大古坪发现以来,每年都要来到大古坪、岳坝等地;近年来,红外相机多次拍摄到金钱豹和豹猫在保护区高山区活动的影像资料。”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在佛坪,游客通过“沉浸式研学”观察秦岭四宝,佛坪创新"生态体验+科普教育"模式,打造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野外监测网络和生态廊道。2024年以来,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佛坪全域旅游发展态势迅猛,游客接待量及综合收入同比增长25.67%、41.42%,为县域经济点燃强力引擎。
冷水鱼游出产业新赛道
“我是福建人,因为养殖鲟鱼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我也是找了很多地方偶然发现佛坪这个地方的生态、水质非常适合养鲟鱼。我们养殖基地,年产值50万—60万斤,主要销往西安兰州等地。”景齐鲟鱼繁殖开发有限公司余锦告诉记者。
据了解,佛坪县景齐鲟鱼繁殖开发有限公司是佛坪县最早开展以鲟鱼为主的冷水鱼养殖企业,辐射带动了陈家坝、岳坝、上沙窝等多个冷水鱼养殖场。该企业是佛坪县首个省级渔业良种场,市级现代农业(渔业)园区,2020年又获得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认定。公司养殖基地占地95亩,累计投资2700万元,现拥有孵化车间500平米,仓储200平米,孵化池120个,放养池60个。该养殖场主要采取半循环水养殖,养殖尾水处理模式为人工复合湿地。主要开展西伯利亚鲟、鳟鱼等冷水鱼人工繁育和养殖。年繁育鲟鱼鱼苗约60万尾,出售商品鱼50万斤,年产值500多万,实现利润约200余万。
这篇“绿”意盎然的发展故事,正为秦巴山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从山间茱萸红到水中鲟鱼跃,从熊猫家园到智慧云端,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画卷在汉中风华尽展,让更多“生态佳”转化为“生态+”,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汉中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