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吴堡:黄土高原上的“菜篮子”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2-06-06 15:49
黄土高原上的“菜篮子” 。
西部网讯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面对传统种植业效益低下的现状,榆林市吴堡县寇家塬镇的李家塔下山村,利用毗邻县城的区位优势,把大力发展大棚蔬菜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力抓手,走出了一条以“菜篮子”市场供应为主体,扩大农民就业渠道、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绿色发展之路。
连日来,李家塔下山村大棚蔬菜迎来采摘季,从县城来此拉菜的商贩络绎不绝,田间地头、设施大棚内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2021年12月,我承包了8座大棚,主要种植黄瓜、豆角和尖椒,没想到今年的市场行情还不错,经济效益也比较明显,一茬下来收入9万多块钱。特别是我试种了500株西瓜苗,长势喜人,每斤西瓜卖到15块钱。” 李家塔下山村村民李培宽笑着说,以前他靠打零工挣钱,收入很不稳定,如今承包了温室大棚,一家人共同管理,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
李家塔下山村的日光温室大棚分两期建成,建筑面积3.5万平米,共建成42座,总投资2069万元。一期的18座日光温室大棚总长1600米,全部由本村及周边农户承包,村集体年收益总计8万元。二期的24座日光温室大棚总长2320米,向已脱贫户和一般农户承包,村集体年收益总计4.64万元。
村民李尚恩经历过几年的创业时间,他深知日光大棚周期短,见效快。因此,他一口气承包了11座大棚,带动村民一起在大棚里搞种植。
黄土高原上的“菜篮子” 。
走进李尚恩的大棚,一阵阵芬芳的泥土气息和蔬菜清香扑面而来,郁郁葱葱的黄瓜长势喜人,他和六七个村民正忙着采摘、装运。李尚恩说,县上的技术人员经常来大棚提供技术服务,指导他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种植蔬菜。当前,他种的黄瓜、辣椒、西葫芦等各类蔬菜陆续上市,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收入了12万元。等到这茬蔬菜采摘完毕,腾出地了再种三棚西红柿。“今年的蔬菜行情好,收入会更高。” 李尚恩对发展大棚蔬菜自信满满。
“以前市场上的菜大都是从外地批发回来的,价位也不低,买的人不多,时间长了就不新鲜了。现在咱们本地有了日光温棚,菜都是才拉来的。你看,多新鲜呀!”在吴堡县城的早市上,张阿姨边说边把选好的菜放进袋里,满意地离开了。
李家塔下山村位于寇家塬镇西南部,距县城不到20分钟车程,同时毗邻“佳吴公路”、307国道和沿黄公路,发展农业产业的区位优势和地理优势十分明显。近年来,村里按照“抓党建、凝合力、谋发展”的工作思路,由村集体通过流转土地、组织专人负责管理、种植户通过承包经营等方式,因地制宜发展日光大棚果蔬产业,直接解决了农民就近务工的就业难题,全村人均纯收达到1.39万元。
寇家塬镇镇长张彦霞说,黄土高原上的老一辈要吃上新鲜的蔬菜,只能在邻水的地方盘出棋盘般大小的菜园子,而且只有在夏、秋两季才能吃到两三种最普通的蔬菜。如今,一座座日光大棚在李家塔下山村拔地而起,住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随时都能吃到新鲜的水果蔬菜。(通讯员 韦江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