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

安康石泉:“85后”青年返乡当“猪倌” 实现完美逆袭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2-05-26 09:30

0375dd918bdd159ce5ecdf9fd9f3cc82.jpeg

薛大艳的丈夫在查看猪圈。

西部网讯 放弃年薪20万元的工作回乡当“猪倌”,在很多人眼里,这是“瞎胡闹”。但石泉县饶峰镇牛羊河村的薛大艳却不这么认为,她坚信靠自己的双手同样也能致富。她只用了不到三年时间就把生态养殖业干得风生水起,由起初10头生猪,发展到现在的存栏生猪50余头,年出栏生猪200余头,年收入数十万元。薛大艳成功诠释了当初不被看好的“弃城归村”是如何一步步逆袭成功。

2019年以前,薛大艳在西安打工,收入还算稳定优厚,经牛羊河村党支部的再三动员后,返乡发展生态农业的想法一直盘踞在她的脑海里。经过再三考虑,最终薛大艳毅然决定辞职,放弃高薪返回乡村,从养鸡开始奔赴创业之路。

万事开头难,由于计划不周、经验不足,她并未从养鸡行业获利。不过薛大艳很快便调整思路,转战到科学养猪,从向市场供应健康安全的猪肉起步。但养猪更是一门技术活儿,初入养殖行业的薛大艳常常一头雾水,由于缺乏养殖经验,加之市场行情不乐观,薛大艳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猪场不停亏本。

不服输的薛大艳并没有因为失败而退缩,而是努力学习养殖技术。为了取得“真经”,她三番五次到镇农综站和养猪大户家中请教养殖经验,经常在夜里通过上网学习先进养殖技术。经过不断摸索,薛大艳的猪场渐渐开始有了起色。丈夫在她的影响下,于2020年从西安回来,两人一起当起“猪倌”。通过夫妻俩的共同努力,养猪技术日益精湛,环保设施逐步完善,也实现了生态种养和废物利用。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2021年,薛大艳立志要干出一番事业来,她投资100万元扩建了养猪场,每天起早贪黑忙里忙外,只为把猪场做大做强。同时,她还大力支持当地群众发展养殖业,带动周边群众就业40余人增收10万余元,并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和联系销路。

回忆起自己一路走来的辛酸历程,薛大艳感慨万千。她说,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自长久的匠心。虽然养猪场扩大成熟了,但薛大艳依然会一如既往坚持当好“猪倌”。将来,她要建立生猪大数据信息库,让每一头猪、每一块猪肉都有迹可循,既能更科学地养猪,也能保证猪肉的安全卫生。

此外,她还计划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园,发展观光农业,通过“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模式,借着产业振兴的东风带动农户养殖有机禽畜,走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道路,为家乡振兴贡献力量。(通讯员 冯宁)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