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追光者丨汉中勉县:“返乡老板”当上了村支书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2-04-26 11:08
编者按: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有自己独特的技能,每一行所散发的光芒都值得被记录。在三秦大地的各个角落,有无数个辛勤劳动的身影。他们用双肩扛起责任,用汗水致敬职责……即日起,西部网·陕西头条将为您讲述全省劳动模范及优秀劳动者的故事,向劳动者致敬。
“返乡老板”当上了村支书。
西部网讯 4月22日一大早,汉中市勉县老道寺镇侯寨村村东头的地里不时传来讨论声,打破了春日清晨的宁静。只见三个一群、五个一堆或站或坐,将该村支部书记刘小东及村干部围在中间,“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就是镇上提出要建设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这是发展产业的好机会,来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
看着带着草帽、穿着黄胶鞋随意坐在田埂上的刘小东,谁也没把这个“庄稼”汉子和“大老板”联系起来。
2018年的侯寨村是典型的传统农村,经济底子薄,没有像样的产业。彼时,41岁的刘小东在县城的印刷生意蒸蒸日上,进出穿着考究的皮鞋衬衣。
也是在那一年,镇党委找到了刘小东,让他回村担任村支部书记。侯寨村那个“烂摊子”他是知道的,回去做支书绝对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但尽管妻子反对,亲戚朋友也都劝他慎重考虑,来自党员沉甸甸的责任和压力,最终还是让他下定决心挑起这副重担,“就是脱下一层皮,也誓让侯寨村变个样”。
回村后的首要任务是为群众谋划出一条靠产业增收的路子。由于地处长林水源地保护区,发展工业受限。于是经多方考察,并充分征求群众代表意见后,先后引进有关公司发展苗木花卉、草皮种植等,流转土地800余亩,年用工200余人。近60岁的黄小小是最早一批到苗木花卉基地务工的农户,她早年常年在外务工,随着年龄增加,可以选择的工作和工资都越来越少,正一筹莫展之际,村里引进了产业,不仅获得了土地流转收入,还解决了就业难题,一年仅工资就收入近2万元。
虽然有了苗木花卉产业,但毕竟带动力有限,如何让全村1702人都富起来,依旧是刘小东的“心腹大患”。
群众有顾虑,就挨家挨户做工作;缺技术,就开上私家车接农技专家到村到户培训;缺本钱,就帮忙跑贷款手续......
在他的帮助下,脱贫户侯龙贵从外出打工艰难养活一大家人,到摇身一变成为镇上废品回收站“老板”,年收入8万余元,不仅顺利脱了贫,还添置了小轿车。村民侯汉杰从靠自己一亩三分地里产出的水稻、油菜紧巴巴的过日子,到现在发展40余亩黄花菜,年均增收10余万元,成了周围有名的“地主”。
侯龙贵、侯汉杰只是整个侯寨村实现“翻身”的一个缩影。短短4年,在刘小东及村“两委”的努力下,村里农产品从过去品种单一的粮油生产到西瓜、草莓、黄花菜、小龙虾、元胡等十几个品种全面开花,从传统散养到现代规模设施养殖,产业结构实现了华丽“蜕变”,“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到2021年底,人均收入从2018年的4000多元,增长到9000余元。
“把侯寨村的无公害蔬菜产业做起来,把闲置土地都利用起来,让老百姓体会到不用外出打工都能挣钱,把劳动力留在家乡,建设家乡。”谈到侯寨村未来的发展,刘小东信心十足。(通讯员 魏亚丽 史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