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社会诗人”胡少杰诗意人生宣讲会暨胡少杰诗词作品研讨会举行
来源:陕西省诗词学会 2025-05-27 10:11
胡少杰诗词作品研讨会现场
5月24日,“感动社会诗人”胡少杰诗意人生宣讲会暨胡少杰诗词作品研讨会在西北大学现代学院举行。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陕西省诗词学会主办、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协办。陕西省诗词学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宣讲嘉宾、陕西省内诗词爱好者、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学生共100余人参加了活动。与会嘉宾深入探讨了胡少杰诗词创作的艺术特色与精神内涵,并就讲好胡少杰的人生励志故事提出建议。
胡少杰,陕西榆林市榆阳区人,自幼身患脑瘫,无法行走,未曾接受正规学校教育。胡少杰凭借强烈的求知欲和顽强的毅力,在祖父辛勤地帮助下学习文化,在热心朋友的指导下用脚趾点击手机键盘学习写作,创作了近千首感人至深的诗词作品,出版了诗词集《最向东坡最好春》。他身残志坚、勤奋好学、乐观向上的生动形象和感人精神,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2024年8月8日,胡少杰因突发重症抢救无效离世,年仅26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家属决定完成胡少杰生前的心愿捐献器官。胡少杰的肝脏、肾脏和眼角膜,使得他人重获新生、重见光明,诠释了他“此时明月将休息,我做人间那道光”的人生诺言,让生命绽放了最后的璀璨光芒。2025年2月20日,中华诗词学会授予胡少杰“感动社会诗人”荣誉称号。
“这位生于偏僻山沟土窑洞、长于病榻与轮椅之间的农家子,以羸弱之躯,用诗歌为犁,奋力开垦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高地。”陕西省诗词学会会长刘炜评说,《最向东坡最好春》这部诗集,不仅是他抗争命运的见证,更是他精神创造的丰硕成果。希望大家以胡少杰为镜,在各自的领域中,努力成为一束光,既照亮自己的人生道路,也为他人带去温暖与希望。
陕西省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孟建国说,胡少杰在极端病痛中依然保持着对诗词的执着追求,以器官捐献的壮举诠释了“我做人间那道光”的生命誓言,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高度,值得全社会学习。各地诗词学会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向“感动社会诗人”胡少杰学习的活动,让这位青年诗人的故事成为激励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成长的精神动力。(杨喜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