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票房破百亿!“西安制作”打造超燃镜头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25-02-14 12:24

53d6f080e159a148550a8349a5223e09.jpeg

我国影史首部百亿元票房影片2月13日诞生。 新华社发 陈为 编制

截至2月13日19:11,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00亿元。

影片背后,138家中国动画公司共同托举,五年磨一剑,蹚出属于中国动画的一条新路。其中,就有来自西安的动画公司——西安数字怪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数字怪兽”)。2月13日下午,记者对公司的主创人员进行了采访。

影院中观众的欢呼让他觉得“值了”

数字怪兽的视觉总监殷齐昊今年只有27岁,在《哪吒2》的制作中负责钱塘关被毁、海底龙宫坍塌的镜头。用他的话说,“电影制作难度堪称地狱级。”

电影中,海底妖族裹挟着岩浆汹涌而上,金箍棒也在此时被奋力拔起。殷齐昊介绍:“这个画面景深极深,为了优化这一场景,我们花费了大量时间。比如妖兽从石头中穿插而出的画面效果,我们一开始尝试用岩浆掩盖,可雕塑上涌带动岩浆时,穿插处依然会暴露。好在最后通过后期解决了。”

相较于《哪吒1》,《哪吒2》在特效上进行了大胆创新。根据公布的数据,《哪吒1》全片1800多个镜头,《哪吒2》全片2400多个镜头,其中特效镜头超过1900个。

“不仅特效镜头数量超过了《哪吒1》的全部镜头,还有很多大场景的画面,非常考验人物表情等动画要素的处理。”殷齐昊说。

两年多时间,54个特效镜头,每一个镜头,殷齐昊都记得清清楚楚。

“饺子导演对特效的要求是像素级,这意味着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哪怕是画面中细如头发丝的铁链,也要清晰展现其暗部与高光,远处的铁链同样要栩栩如生。”

这种极致的要求,贯穿了《哪吒2》的特效制作全过程。

大年初一,殷齐昊专门去电影院看了《哪吒2》,当自己参与制作的画面在大屏幕上出现并引起观众惊呼时,“一切都值了。”

殷齐昊告诉记者,自己并非科班出身,因为从小喜欢画画和游戏,大学时参加了培训,最终踏入这个行业。

他的经历,也是《哪吒2》特效制作团队的缩影,他们用热爱和坚持,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

b2c0761a35184a51297debfc3a9f4eba.jpeg

数字怪兽团队制作的海底龙宫画面。

有的画面电影快上映了才最终修改完

2022年,数字怪兽灯光渲染总监陈一彪加入《哪吒2》制作项目。那时,虽对困难有所预期,但没想到等待他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

“起初看到画面中龙宫崩塌、海底熔岩往外涌时,我头皮都麻了。”陈一彪回忆道,“整个场景大得超乎想象,面积相当于8个现实足球场,里面的妖术、河流、水面,各种要素上千万,文件多得数都数不过来。”

而这仅仅是开始。导演饺子对美术和质感的要求近乎苛刻,每个镜头都反复打磨。“一个画面改七八十版是常事,有的画面甚至改了近百个版本。”陈一彪感慨,“尤其是大量熔岩往上涌的特写镜头,灯光摄影合成环节和特效环节来回对接,片子快上映了才最终完成。”

还有一个细节:电影中有特别多绑海底妖兽的铁链,在画面里也是特别细小的元素,每根铁链可能只有一个、两三个像素,但导演审核时,要求把这些铁链做出对比度来。

灯光渲染合成工作,简单来说就是给画面上色,赋予画面灵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团队需要将每一个画面精细拆分,从单独的灯光,到每一个局部细节,再到不同的元素,精心雕琢。

“观众在大屏幕上看到的一帧画面,我们大概要做一个星期,初版先给导演看,反馈后再内部修改,来来回回,差不多得一个月。”陈一彪介绍,“动态画面更难,那些元素一直在动,每到一个新位置,我们就得重新调整,难度成倍增加。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一定要把《哪吒2》做好!”

9f2e09c0878fd2056c2c76ea45e37d10.jpeg

数字怪兽工作人员一起商讨动漫制作方案。 记者 马昭 摄

西安本土企业要打造动漫集群

走进数字怪兽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放着各种奖杯的展示柜。“这些都是我们团队一路走来的见证。”数字怪兽负责人周阿娟介绍,“2018年成立至今,已经形成了以西安为总部基地,在成都、上海等地设立分支机构,服务全球的全流程视觉创作公司。”

为什么选择在西安成立公司?周阿娟表示:“八年前,西北动画产业相对薄弱,我们就想以自身力量吸引更多动画人扎根西北,推动产业发展。”

八年过去了,这一愿景正在逐步实现。“我们从单一特效团队发展成全流程影视公司,参与各类文化项目,打造本地IP,传承本土文化。”

《哪吒》系列电影并非数字怪兽的“处女作”,这家西安本土动画公司成立之初便与西安城墙景区合作推出了原创动画IP“盛唐天团”。很多人来西安旅游购买的文创产品中就有“盛唐天团”的身影,在今年的西安城墙新春灯会中,该“天团”位于“C位”。

除了参与动画电影《姜子牙》《茶啊二中》《深海》的制作,《蛋仔派对》《王者荣耀》《第五人格》等游戏的宣传CG制作也都有他们的身影。

《哪吒2》的成功,让数字怪兽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也让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周阿娟希望更多动画人回到西北,加入他们的创作阵营,共同绘制国漫的宏伟蓝图。

作为陕西地区唯一一家参与到《哪吒2》电影的团队,周阿娟透露,数字怪兽计划牵头形成动漫产业平台,聚集一批国内最优秀的动画团队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规模和集群效应,带领西北地区动画企业走向国际制作水准的同时,带动高校动画人才的培养和就业。

《哪吒2》收获的不仅是高票房

自1月29日正式上映以来,《哪吒之魔童闹海》已创造多项纪录:2月6日登顶我国影史票房榜,2月7日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如今,影片票房突破百亿元,意味着它在全球影史票房榜上排名稳居前20位,并有望进一步提升。

从《哪吒1》的视效导演到《哪吒2》的视效总监,数字怪兽创始人石超群一直带领团队投身创作一线。

周阿娟透露:“我们是2022年10月加入《哪吒2》的,由西安的32位主创人员全力投入,前后历经两年多时间。”

在《哪吒2》中,石超群主要负责全篇三维特效部分的动态设计指导、特效质量把控以及最终特效成片展示效果,提供技术指导、解决方案和思路。

《哪吒2》特效体量极为庞大,任何一场特效都需要多个团队协同参与,不同环节分别由不同公司负责。这些团队被石超群形容为“真正意义上动画界的万鳞甲”。

“万鳞甲”最初亮相于《哪吒1》,它是龙王为支持敖丙,用龙族身上最坚硬的龙鳞打造而成的铠甲,承载着龙族“全族的希望”。

“影片在群体数量呈现和画面国风追求上达到全新高度,众多企业的参与也使得制作流程更为复杂,促使中国动漫产业朝着更规范的方向发展。”身为“龙鳞”中的一片,周阿娟这样说,“以《哪吒》为代表的中国动画电影,必将不断完善中国自己的动画工业流程。”

从最初的“小作坊式”生产,到如今的全产业链整合,从简单的版权引进,到自主创新的产业升级,中国动漫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创业史诗”。

根据企查查数据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中国动漫产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元。

从业4年,周阿娟深切感受到了变化:“国内外动画理念和风格不同,但我们的技术在快速赶超。现在年轻人对国漫的热爱,就是最好的证明。”

《哪吒2》的成功,就像一把火炬,点燃了整个中国动漫行业的热情。陈一彪说:“它给了我们从业者和爱好者极大的信心,让大家看到了中国动漫的无限可能。”周阿娟则表示:“我觉得这是一个新的起点,一个能够与国外动画电影媲美的起点。”

对于未来,陈一彪充满信心:“在画面制作和审美艺术表现上,我们已经不输国外团队。虽然在工具和软件方面还有差距,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努力,不断创新,一定能迎头赶上!”

“中国动画要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周阿娟说,“以丰富的神话体系和文化故事为基石,中国动画产业正塑造着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在世界动漫舞台上绽放耀眼光芒。”(记者 石喻涵)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