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埙手工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赵军—— 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这个来自远古的声音
来源:西安晚报 2025-01-23 08:12
赵军正在为陶埙调音 受访者供图
“春节申遗成功,对传统文化推广传承是很大的鼓舞,也是对我们非遗传承人的激励。”蛇年即将到来之际,陶埙手工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赵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要通过不断琢磨和创新,在新的一年里尽最大可能推出一款精美陶埙手办,让它成为陕西的一个特色“伴手礼”。
制作陶埙先从选土开始
赵军的家位于白鹿原上狄寨村的一处农家院落,大门前堆放了木柴。小院其实就是工作室,放着拉胚机和案板,记者就在这里聆听埙的故事。
“埙之为器,立秋之音也。”《乐书》中记载的这个乐器,吹出的是天高云淡,是古朴旷达,是远古传来的声音。
相传,埙起源于一种叫作“石流星”的狩猎工具。古时候,人们常常用绳子系上一个石球或者泥球,投出去击打鸟兽。有的球体中间是空的,抡起来一兜风能发出声音。后来人们觉得挺好玩,就拿来吹,于是这种石流星就慢慢地演变成了埙。最初埙大多是用石头和骨头制作的,后来发展成为陶制的,形状也有多种,如扁圆形、椭圆形、球形、鱼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为普遍。
上尖下平,顶端为吹口,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埙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掘的陶埙,呈椭圆形,只有吹孔,无音孔,距今约七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陶哨,其形略如橄榄,也只有一个吹孔,用细泥捏塑而成,是埙的原始形态之一,距今约六千年。
“制作陶埙,要先从选土开始。”介绍起制作技艺,赵军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土晒干、清除杂质、加水泡制、过滤泥浆沉淀,然后揉泥醒泥反复三四次,这样泥巴才有韧性,空气也排出了,不然气孔会导致裂痕。然后是捏胚,揉好的泥胚放在拉胚机上,拉胚机盘转动了起来,小圆柱泥胚不断转动,直筒状陶埙初步成型。拉制成型的陶胚还需要修整压光、开孔、阴干、调音、手工雕刻几个步骤,最后放入陶窑烧制。
在赵军看来,作为乐器的陶埙调音定调是最重要的,“泥巴有水分,烧制后音调肯定会变化。我们做了无数次实验,多次计算确定了泥孔烧制后收缩比例,才能保证埙的音质,每一个陶埙制作完成至少需要5次调音定调。”
他因为热爱而坚守
当然,烧陶也是很考验功夫和经验,为了音色温润浑厚,必须要用柴火窑,因为其温度升温慢,看火候主要看火的颜色,火焰不同的颜色代表温度的不同,红色比蓝色温度低,火焰发白就进入了恒温状态。
能够把这项技艺传承下来并有如今的成就,赵军坦言实属不易。2000年,赵军学成出师后,发现市场很“冷”,可他不愿放弃,因为热爱选择了在清贫中坚守。2005年之后,古埙迎来了新的生机,演奏陶埙的人越来越多了,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2014年,陶埙手工制作技艺正式被列为西安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赵军告诉记者,他学习制作陶埙到现在,并不是不断地重复相同的制埙过程,2007年开始尝试在陶埙中改良加入隔音板,使陶埙音色有了很大的改观,后来又在吹孔处进行改良,吹起来更省力。
“只有让年轻人传承下来,才能生根发芽。”对于这项非遗技艺的发扬光大,赵军是这样认知的,也是这样行动的。
2024年,在西安半坡博物馆的帮助下,赵军的陶埙手工制作技艺传习所与该馆合作的“陶醉六千年”荣获了全国首届文化遗产研学“十佳线路”,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在老师的教导下努力学习吹埙和体验制埙。新的一年,赵军还计划走进更多的学校推广这个非遗项目,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这个来自远古的声音。
记者张潇 实习生王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