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人民银行西安分行持续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来源:西部网 2019-12-06 15:59

近年来,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着眼“实体”“普惠”“民营”三大重点,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持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改善金融供给能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推动了陕西投融资环境持续优化。

优化金融信贷营商环境,助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人民银行西安分行持续用力,加大窗口指导,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金融创新,推动金融市场发展,为全省经济稳定发展注入了动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成功推出“央行·长安号票运通”供应链金融新模式。打通人民银行、商业银行、担保公司等供应链,将银行授信额度分享给小微企业,通过商业承兑汇票的方式,由银行贴现运费,企业先行向银行支付利息,在3-6个月内将运费偿还给银行,西安分行运用再贴现工具给予优先再贴现。首批企业融资利率降低至4.5%。

二是推动特色债券融资取得新突破。推动陕金控发行陕西首单“民企纾困基金”20亿元,陕水务发行陕西首单绿色企业短期融资券6亿元,首只革命老区红色扶贫债券落地延安并融资10亿元,东岭集团发行2019年西北首单短期融资券5亿元。1-9月,陕西省非金融企业通过债券累计融资1569亿元,发行规模在全国排名第13。其中,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101只,发行规模在全国排名第11,均高于陕西省GDP在全国排名。

三是助力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成为西部地区首家获批QDII投资资格。在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大力支持下,2018年4月,长安信托获批1.8亿美元QDII额度,实现了陕西QDII业务零的突破。截至2019年9月底,长安信托已推出4个QDII产品,募集资金11.74亿元,为辖内居民参与境外资本市场提供了新的渠道。

创新金融信贷产品,推动普惠金融快速发展

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进行供给侧改革,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创新信贷产品,深耕普惠金融领域,不断满足信贷增长需求。

一是量身定做“陕富通”供应链商业票据金融产品,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和乡村振兴。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通过再贴现工具实现全程引导、闭环操作,依托核心企业信用统一签发商业承兑汇票替代银行转账结算。2019年7月30日,陕西果业集团成功签发“央行·陕富通”票据,后逐级背书流转,最终支付给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工程款结算。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后通过浦发银行办理了贴现。目前,该票据通过人民银行进行了再贴现。由此,陕西果业集团利用自身商业信用实现了一年期零成本融资,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获得的贴现利率低于银行正常报价0.8个百分点。货币政策工具在引流金融资源、降低涉农企业获贷难度和成本方面成效明显,银企实现共赢。

二是推动“通丝路”平台获商务部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创新“互联网+跨境人民币+精准扶贫”模式,通过“通丝路”陕西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业务服务平台,为小微企业和贫困农户将陕西特色产品推向全球搭建一条便捷的“人民币网上丝绸之路”。目前平台企业达165家,1200余种陕西特产在线展示,使延安延川“梁家河”小米出口美国、渭南白水酥梨出口东南亚等国家,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额626.21万元,帮扶贫困户576户,实现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完善金融服务机制,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取得实效

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完善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工作机制,制定了民营小微企业业务领办行制度,积极对接民营小微企业信贷需求和票据再贴现需求,不断提高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是推动陕西煤炭交易中心成为西北第一家、全国第三家开通“票付通”的B2B电商平台。“票付通”解决了交易双方票据支付的道德风险,可类比为电商平台大宗商品交易票据结算的“支付宝”。目前,陕煤交易中心依托“票付通”开展业务规模达一亿多元,优化了大宗商品交易结算模式,盘活了票据资产,缓解了现金流压力,有效解决了融资难问题。

二是创设“央行·长安号票运通”融资产品,缓解了物流和出口企业运费垫付压力。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通过构建“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引导+财政政策资金防控风险+核心企业优质信用让渡+商业银行主动授信保贴”模式,通过银行主动授信和西安投融资担保授信,由物流或出口企业等原本不具有签发商业承兑汇票资质的企业,以签发带息商业承兑汇票的方式支付运营公司运费,经金融机构贴现后,人民银行给予再贴现支持,形成业务流程和风险闭环,解决融资问题。“央行·长安号票运通”金融服务模式抵质押门槛低,期限灵活,满足了小微企业融资“小、散、急”的融资需求。

三是建立“一人一企、一抓到底”联系企业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党员干部联系服务涉外重点企业管理规定》,定向对接、精准指导133家涉外重点企业,回应落实11项问题清单,解决企业现实问题55个,涉及“一带一路”企业16家,在全省形成7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典型,探索总结出以西电集团等“走出去”企业“一带一路”沿线建设模式、隆基绿能等民营业务海外布局模式、陕重汽等制造企业的跨境人民币结算规避汇率风险模式,为陕西企业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提供了借鉴案例。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