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文化传承 团圆馍里话团圆
来源:西部网 2025-10-06 17:39
“秦时明月汉时关,长安烙饼庆团圆。”当中秋遇上国庆,一种独具特色的节庆美食——“团圆馍”,正悄然诉说着老陕人团圆与传承的故事。
团圆馍
走进陕西官府菜第四代传承人郑卫权的工作间,浓郁的面香扑鼻而来。“农历八月十五在咱们这儿也叫团圆节,团圆馍正是西安市长安区一带人们表达团圆吉庆的方式。”郑卫权介绍,团圆馍是一种用以祭月、享用、给出嫁的女儿馈送的节庆食物,圆圆的外形承载着长安人家千百年的中秋记忆。
制作团圆馍的原料,选用关中小麦粉发酵制成面皮,包裹着炒制后研磨的芝麻盐馅料。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许多细腻的心思。“馅料准备的多寡,不仅显现出当年的丰歉,还与主人家人口的多少、出嫁女儿的数量有关。”郑卫权说。
正在制作的团圆馍
团圆馍的造型也别具匠心,通常是一个大圆饼配上若干小圆饼,有时还会特意做成半圆形。大圆饼祭月后全家人分食,象征团圆;小圆饼每人一个;半圆形的则寓意“合起来就是圆满”。这种设计既照顾到家庭每个成员,也体现出“和而不同”的智慧。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团圆馍上的花纹装饰。郑卫权告诉记者,用木梳在面饼表面压出一串串小点,寓意繁星满天;用顶针压出若干小圆,寓意皓月当空;有人会采摘新鲜的香菜叶贴在面饼表面,拼出月宫中桂树的轮廓。如此装扮一番的团圆馍,星辰明月、绿树盎然,活脱脱一副皎洁明月的景象。
团圆馍上的图案
被装饰得丰美的团圆馍,在炉火烘烤之后,不仅外观更加诱人,味道也十分美妙,出炉后麦香油香豆香融为一体,表皮酥脆、内穰松软,沁人心脾。
“团圆馍看起来简单,其实是我们陕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卫权说,“它不只是一道面点,更承载着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感情,对家庭团圆的美好期盼。”
起点新闻记者 杜鹏 陈嘉欣
审核 魏诠 李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