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耀太行丨这支诞生于安塞的“无名式” 步枪 改进后在黄崖洞兵工厂变为人民军工第一枪

来源:西部网 2025-08-18 15:49

“这支生产于延安市安塞县的无名式步枪,后来成为人民军工第一枪——八一马步枪的蓝本。”在山西黄崖洞革命纪念地,讲解员武梦柯向来访参加“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的编辑记者动情地讲述。

74c0b6e52bbeb1640ddfcd84fd8feab3.png

上方为“无名式”步枪,下方为“八一式马步枪”

这支“无名式”步枪由安塞县茶坊镇的“陕甘宁边区机器厂”枪械修造部造枪技师刘贵福等军工骨干,结合捷克式、汉阳式、三八式等国内外步枪的优点,于1939年4月25日完成,成为根据地第一支自行设计制造的步枪。1939年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工业展览会上,这支步枪被命名为“无名式马步枪”。

在无名式步枪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国内外步枪的优点,更新设计并组织生产制造了一款新型步枪,新步枪采用5发双排进弹的毛瑟式弹仓,200米内精确度相当高,近似马枪,短而轻、后坐力小,枪的准星可以调节射击偏差,通过射击性能连击200发的测试无误,最突出的是固定在枪上的三棱刺刀,肉搏时能迅速脱钩弹出展开,不用时折叠在枪杆上,而且在行军时不会有明显的刃面反光,有利于隐蔽。

400f8c8ea303a6b17a17d3b278acb245.png

存放武器原材料的黄崖洞

抗日战争期间,随着抗日武装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武器弹药十分匮乏。此枪改进定型、装配完工后,由军工部黄崖洞兵工一所生产出第一批新式步枪,之后军工部迅速组织批量生产,并且将枪的图纸、生产工艺分发到各造枪厂,按照工业化生产的要求,统一生产新式马步枪。

关家垴战斗打响后,在短兵相接过程中,日军发现八路军手中的步枪刺刀弹出非常快,往往没等日军把“三八大盖”的刺刀安上,八路军的刺刀就已经刺了过来,给日军造成伤亡和极大心理威慑。日军据此推断:“八路军在太行山上兴建了现代化兵工厂,拥有先进设备与外国专家。”由于第一批枪报送总部时,正好赶上1940年的8月1日,遂对新枪正式命名为“八一式马步枪”。从此,八路军总后勤部将它统一装备给晋冀豫、 晋察冀,晋绥、冀中、冀南、冀鲁豫及华东等根据地的部队,是人民军工自己制造的第一支制式化步枪。

ba1d5c94f12f3b6b9bda42ae06c88c6c.png

黄崖洞兵工厂旧址

而批量生产八一式马步枪的黄崖洞兵工厂,是八路军总部根据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建立军火工厂,发展太行山区军事工业”精神设立的。1939年,由八路军115师、129师在榆社韩庄合并而成的八路军总部修械所,全部搬迁至黄崖洞水客山约二平方公里范围内,当时共有厂房12栋,建筑面积约五千平米左右,形成了黄崖洞兵工厂建筑群。抗战期间,黄崖洞兵工厂累计生产手榴弹58万枚、迫击炮2500门、炮弹26万发、“八一式马步枪”上万支,有力保障了前线部队作战。

黄崖洞兵工厂功勋卓著,也是我军军工事业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不仅为前线部队提供了大量武器弹药,还培养出了一大批军工领域人才。它的创建为抗日战争及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为中国军事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后,这些技术骨干奔赴全国各地兵工厂,成为我军武器装备研发生产的重要基石,被朱德同志誉为“八路军的掌上明珠”。

起点新闻记者 刘望

审核 康乐群 张建成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