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最美铁路人”王庭虎:三十六载坚守大巴山

来源:西部网 2024-01-31 14:45

西部网讯(记者 陈嘉欣 通讯员 张霖 张永志 司奎超)襄渝铁路,一条连接襄阳和重庆的铁路交通大动脉,在拉动沿途经济发展、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服务民生方面的同时,少不了一线铁路工人的参与。

今年55岁的王庭虎,是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康工务段巴山线路车间的一名副工长,从1988年入路起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巴山。36年来,王庭虎将数不清的汗水洒在他热爱的大巴山,用朴实无华的行动践行了“巴山精神”。

e34ea66f7c43fab74e877bc97552f415.jpeg

王庭虎检修铁轨

三十六载坚守一线 保持安全生产零事故的优良成绩

上世纪70年代,百万铁道兵响应国家号召,三线建设大军挺进秦巴山修建襄渝铁路,至此,蜀道变通途。王庭虎和他的同事们所做的工作,就是要确保这条铁路大动脉的安全畅通。

1988年,19岁的王庭虎一头扎进了险峻闭塞的大巴山,成了西安铁路局安康工务段一名铁路养路工。从什么都不懂的毛头小子到工友们眼中的“虎工长”,这一待就是三十多个春夏秋冬。

王庭虎所在的巴山线路车间巴山线路维修工区管辖了34公里的铁路线路,却有着全线最高的桥梁、最长的隧道、最小的曲线半径和最大的坡度,这里也因此被称为铁路“地质博物馆”。白天,王庭虎和工友们的工作就是区间巡线,看看轨距是否变化,检查扣件是否松动,准确及时地诊断出铁路隐藏的“病症”;晚上则要在没有列车经过的有限时间内,消除白天发现的安全隐患。

07eb5e148cd67f73e090db251ca986e7.jpeg

王庭虎和工友一起工作

近些年,单位准备把在巴山工作超过一定年限的职工调整到条件较好的站区,无论怎么排王庭虎都是第一批考虑的对象。可他知道消息后,却主动要求留在巴山,并表示,“巴山的条件确实苦,但铁路修到这儿,总要有人来养护。既然来了,就要干出个样子来”。

从襄渝铁路建成通车至今,巴山铁路人保持着安全生产零事故的优良成绩,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工人先锋号等10多项国家级荣誉。他们的事迹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2014年,王庭虎也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刻苦学习练就过硬本领 提高“养路”工作质量效率

王庭虎是全段出了名的“学习狂”,他的床边放着一摞摞《线路维修规则》《工务安全规则》《技规》等设备养护维修专业书籍。他每天都坚持阅读、在工作现场反复琢磨,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主动请教段上的技术骨干。王庭虎的身上还有一本“秘籍”,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地摘录满了关键知识点。

在一次施工作业中,无论怎么调试设备,总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王庭虎不慌不忙地拿出“秘籍”,“这根枕木没有放到位,扣板压力不均衡,所以难以保持”,他一边说着一边重新指挥大家重新调整枕木位置,这时大家才明白,这个小本原来记录着所有设备的状态。在他的带领下,工区设备一天一个样,成为车间乃至全段的“放心”设备,营造出良好的安全稳定环境。

2ac12a2844a94528e63e3be930ca5bf5.jpeg

王庭虎为青年铁路人讲解铁路养护知识

“没有精细养修就没有巴山工区的今天,跨入高铁时代,我们唯有坚持走精细之路,才能不辜负巴山铁路人的光荣使命。”王庭虎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有一次看到地方啤酒厂自动生产线上一罐罐整齐而出的啤酒,王庭虎受到启发,提出“工厂化”单元修的新型养护模式,将每200米线路划分为一个单元,一个单元整治达标后,再进行下一个单元,大大细化了检修责任,提高了维修的质量效率。

这一做法在全路得到推广应用,工厂化单元修彻底改变了养路工作“脚疼医脚、头疼医头”的旧习,使简单的养路工作走上了追求高质量的精细维修之路。

技艺传承培养人才力量 引领青工走上创新发展之路

近年来,巴山陆续分配了许多年轻大学生。他们思想活跃、朝气蓬勃,是巴山的未来和希望,王庭虎希望他们能顺利成长成才,传递“巴山精神”。

为此,王庭虎牵头成立了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指导学生先后完成112项设备病害的整治方案设计,其中37项被上级部门审批通过并予以实施,让他们在重大课题实践锻炼中展现能力,引领他们技术成才。

70ffcee60f0fc6d7712931f1161513d7.jpeg

王庭虎和青年铁路人在一起学习

此外,王庭虎带领青工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引领青工走上创新发展之路。完成小改小革、QC攻关成果39项,其中3项获得陕西省优秀质量管理成果,8项获得路局级优秀质量管理成果,有9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小型道碴转移机械获得2015年全路青年科技创新成果奖,有19名青年走上了管理岗位,有64名青年成为一线的生产管理骨干,有17名聘为工人技师。

王庭虎常说,正是当年师傅“手把手”的指导,才成就了今天的他。如今,自己也要向年轻人倾囊相授,让更多的年轻人成长成才。“希望新一代巴山铁路人能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创新’的巴山精神为指引,把巴山建设得更美好,让‘巴山精神’旗帜更加璀璨夺目!”

今年是王庭虎参与的最后一个春运,之后他就要退休了。干了一辈子铁路,当问他有什么愿望时,他回答道“能够将旅客平安、舒适地回家与亲人团聚是他最大的心愿。”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