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丨鱼向东:发挥私募基金作用 助推私募基金行业做大做强

来源:西部网 2023-08-29 15:36

723841fd571e609b824056b51b3eda1c.jpeg

省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陕西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兼西安稽查局局长 鱼向东

民营企业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促进增长、保障就业、活跃市场、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作为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省加快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推动私募基金发展进一步提速,在支持科创企业融资、助推区域产业升级等方面成效明显。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当前我省私募基金发展仍存在一定瓶颈:一是行业规模偏小,居全国第20位,低于平均数,且在中西部落后于川、渝、晋、赣等省市。二是头部机构较少,管理人基金净值规模超10亿元的23家、超100亿元的仅有1家;基金实缴规模超10亿元的25只,超50亿元的仅有2只。三是政府引导基金规模效应不足,目前全省最大的省级基金200亿元,仅为江西的1/3,与湖北(500亿元)、安徽(300亿元)等也有差距。上述问题进一步导致基金培育功能发挥不够充分,对民企占多数的省级上市后备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投资占比仅45%、29%,新增上市公司渗透率30%,促进创新创业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近期,《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私募投资基金监管条例》即将正式实施,这些措施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私募基金作用发挥的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我省应乘势而上、靶向发力,助推私募基金行业做大做强,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一是整合资源,壮大私募机构基金规模。进一步优化整合各级国有投资板块,打造一批规模大、实力强、专业精的投资机构,清理合并存量基金,扭转“小散弱”局面。统筹财政性资金,广泛吸纳央企、金融机构、民营资本等外部资金,支持投资机构多渠道融资,扩大资本实力和资金来源,促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母基金。

二是精准赋能,强化基金与产业的对接。根据产业布局有针对性打造基金集群,借助地理区位、股权权属等进一步强化关联,帮助民企特别是高科技企业、重点产业链企业对接资本。高标准建设基金聚集区,提升秦创原、西安科创基金园规划建设和运营水平,为基金创设、投资、运营、退出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务。

三是抓实改革,持续优化基金营商环境。推进基金注册便利化,缩短注册周期,让有资质、有能力、合规的机构基金及时落地。出台对标东部、领先中西部的政策优惠和奖励标准,吸引头部机构在陕落地、来陕投资。鼓励省内有资质的银行、券商积极拓展基金业务,提升服务质量,为基金业加快发展提供支持。(作者系省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陕西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兼西安稽查局局长)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