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十年审结涉外商事及仲裁司法审查案8000余件 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来源:西部网 2023-08-24 16:56

302e1391d6479d074616c0e677fe85cf.jpeg

今天(8月24日)上午,“一带一路”十周年深化陕西国际经贸活动法治保障座谈会会议纪要新闻发布会举行。

西部网讯(记者 李媛)“这次会议在17家与陕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密切相关的单位和部门的共同参与下,经过充分的讨论研究,并在前期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会议纪要,达成了11点共识,将对于我省打造符合历史要求的更高水平共建‘一带一路’法治保障体系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今天(8月24日)上午,在“一带一路”十周年深化陕西国际经贸活动法治保障座谈会会议纪要新闻发布会上,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巩富文表示。

陕西17家单位和部门联合召开座谈会 形成《会议纪要》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经过10年来的发展,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法治既是“一带一路”走向世界的通行证,更是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和挑战的安全阀。

8月23日上午,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省外办、省检察院、省司法厅、省商务厅、省发改委、省国资委、省工商联、省侨联、省贸促会、西安海关、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仲裁委员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丝绸之路仲裁中心共17家单位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召开了“一带一路”十周年,深化陕西国际经贸活动法治保障座谈会,会议讨论形成了《会议纪要》。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对于我省服务保障共建“一带一路”的法治实践进行回顾,对于下一步推进服务保障共建“一带一路”的法治愿景进行展望,提出有力举措推动工作发展,面向未来持续构筑陕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深厚法治基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会议纪要注重在大局视野下服务保障共建“一带一路”,充分体现了法治引领、服务导向、协同配合、国际视野四个特点。会议还形成五项内容:统一认识,牢固树立共建 “一带一路”的法治意识;健全机制,着力提升共建“一带一路”的法律保护水平;强化平台,推动破解共建 “一带一路”的涉法突出问题;固本培源,切实加强共建“一带一路”的法律风险防范;交流互鉴,不断深化共建“一带一路” 的法治联通。

陕西10年审结各类涉外商事及仲裁司法审查案件8000余件

陕西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枢纽门户、中国向西开放的内陆前沿,在加强“一带一路”法治保障、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10年来,陕西努力站在服务保障“一带一路”建设的法治最前端,维护国际经贸活动顺畅开展,切实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审结各类涉外商事及仲裁司法审查案件8000余件,涉及国际货物买卖、股权转让纠纷等几十种案由,涵盖了跨境生产、贸易、服务、投资、金融等多个领域,覆盖欧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辐射新加坡、马来西亚、伊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切实营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国际营商环境。

10年来,陕西致力于建设国际商事争端解决的最优选择地,协力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建设,加强与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第二国际商事法庭沟通协作,陕西高院会同省贸促会、中国贸仲委丝路仲裁中心等单位建立调解、仲裁优先推荐机制,推广“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诉讼”多元化解方式,依托西安中院与西安仲裁委签订《关于加强诉讼与仲裁对接机制》,大力支持陕西自贸区商事仲裁制度试点,深化与仲裁机构、商事调解组织、行业协会等各专业机构交流合作,充分释放示范区集群优势潜力,为更多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提供诉讼、仲裁、调解三位一体的“融解决”方案,促进形成具有国际水平和影响力的商事仲裁和多元纠纷化解体系。

10年来,陕西聚焦推动法治互联互通,奋力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商事交易规则体系,陕西高院制定《关于为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提供司法服务保障的意见》,会同省知识产权局、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自贸办、西安海关等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协调保护的实施意见》《自由贸易试验区跨部门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指导意见》《自由贸易试验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指导意见》,完善涉外贸易、投资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则和机制体系。今年6月,陕西高院在西安国际港务区专门设立国际商事巡回审判庭并公开宣判了我国首例适用塔吉克斯坦法律裁判的涉外商事案件,树立了正当维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规范效力,促进公平投资贸易的良好司法形象。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