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安康这只“蚕宝宝”从古至今都是“网红”

来源:西部网 2023-08-08 15:31

西部网讯(记者 李典晴)金灿灿华丽丽的蚕宝宝,一睡就是两千多年。这枚金灿灿的鎏金铜蚕虽小,却是汉朝鼓励发展蚕桑业的证据,也成为见证古丝绸之路历史的代表性文物。

5190bc22361c73aca6f4a285840363a5.png

媒体采访团走进安康石泉金蚕之乡展览馆。

8月7日下午,“探源中华文脉·发现宝藏陕西”网络主题活动媒体采访团来到安康市石泉县的金蚕之乡展览馆,再现桑蚕历史的沧桑巨变与延续传承,开启了一趟了解蚕桑丝绸文脉,探寻丝路之源的旅程。

36d7fe2c2042def00babcd23034eb7ff.png

“鎏金铜蚕”出土的地方

7d6fa2a8b9d9d94682c2ad9ac1fb4b81.png

“鎏金铜蚕”资料图

“和很多珍贵文物一样,这条‘鎏金铜蚕’也是发现于不经意间。”金蚕之乡展览馆讲解员向媒体采访团介绍了那段历史——1984年,石泉县池河流域谭家湾农民谭福全,在河水中淘金时,发现一条金光灿灿的金蚕。这只蚕通长5.6厘米,胸围1.9厘米,胸高1.8厘米,首尾9个腹节,体态逼真。此种鎏金蚕是迄今国内首次发现的,经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它是西汉时期皇帝褒奖蚕桑生产的“御赐奖品”,非常珍贵。

d50c1d68d4a988a02bf67c8a6f0b16c6.png

史料展示

据史料记载,安康蚕桑生产已有3000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安康栽桑养蚕相沿成俗,绢帛织物早已出现。在汉水两岸的嫘祖蚕神庙、紫阳县出土的战戈上人们发现了附着丝织物残迹。

e1d4a421f82a5fc232aba704bc3acdd7.png

金蚕出土场景再现

如今,通过加强对鎏金铜蚕的研究,可以让丝路文化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各国交流合作的纽带,意义重大。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