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延川县红色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 让更多人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2-12-08 10:50
编者按:连日来,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社区、从企业到校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涌动三秦大地。即日起,西部网•陕西头条开设“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专栏,展现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不负厚望,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自觉投身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火热实践的新风貌和新贡献。
呼荣碧展示所获得的徽章。
西部网讯(记者 范志海)“党和国家给我的荣誉,不是我个人的,是无数战友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是个幸运儿,我有责任和义务让更多人记着他们、学习他们,让更多人爱党爱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说这话的是老兵呼荣碧,7年前,他创办了延川县红色教育基地,义务宣传革命精神。
呼荣碧是一名退伍老班长,他1958年11月参军,历任班长、排长、连长、教导队长,先后参加了多项重要任务。在和记者沟通时,呼荣碧语气亲切温和,跟人印象中英勇无敌的“尖刀班”班长反差很大。
呼荣碧为村民们讲述曾经的战斗故事。
呼荣碧是延川人。1958年11月,刚满16岁的呼荣碧参军入伍。在部队期间,他多次参加国防重要任务,并立下赫赫战功,获得大大小小18个勋章和奖章,曾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两次被评为五好战士,获评为西藏军区战斗标兵和管理标兵等,受到各种嘉奖11次。
“每一枚徽章的背后,都有着一段难忘的经历。”呼荣碧说,当年战友们为了保家卫国英勇战斗、壮烈牺牲的场景,让他难以忘怀。
1978年9月,因为伤病,呼荣碧转业到地方工作。为了让后辈们能够铭记历史,在工作之余,呼荣碧成了延川县的红色宣讲员,一开始给县上班子成员讲,后来又扩大到给机关、学校宣讲。
2002年退休后,呼荣碧收集编写了革命传统教育宣讲材料,把讲述红色革命故事、英雄保家卫国的故事当作自己的使命,经常应邀义务到延川及周边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宣讲,激励广大干部职工、青年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发愤图强。
呼荣碧为学生宣讲红色故事。
2015年初,呼荣碧将多年收集、整理的各类书籍、报刊、图片、证件等珍贵史料拿出来,腾出自家一间平房和一孔窑洞,并自筹资金5.5万元,创办起延川县第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义务宣传革命精神。
筹建之初,有些人笑他傻,舍掉了每月800元的房租;家里人也担心他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但他立场坚定地说:“人活着的价值,就是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多作贡献,我就是要把有限的生命奉献给社会。”慢慢地,家人开始理解他,并用实际行动来支持他的“退休事业”。
2017年,由于房屋拆迁,呼荣碧的红色教育基地迁到了延川县第二中学。他筹集资金6.8万元,自垫资金1.8万元,跑前跑后,亲自聘请编辑、美工、摄影等专业人士策划、设计、编排,请工队施工,制作展板和展柜,最终一间崭新宽敞的展室终于建成。
该基地最终定名为“延川县红色教育基地”,展厅中有大小展板共计136块。展区展品中,有中央相关单位下发的慰问品、奖状及荣誉证书,呼荣碧参加社会团体相关会议及在厂矿企业做报告的图片,介绍呼荣碧模范事迹的书籍、报刊等。
截至目前,在教育基地已经作报告150余场(次),7.5万人(次)接受教育。
“弘扬我党我军革命传统,教育干部职工、青年学生在新长征路上发愤图强,再立新功,是我不变的初心。”呼荣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