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遗嘱人年轻化 安康市国立公证处近5个月办理48件遗嘱公证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2-05-18 14:53

4cb98f0a4749a0d5c1b4758e23f4a0f7.png

陕西省安康市国立公证处为群众办理遗嘱公证。

西部网安康讯(记者 毛明博)从元月份至5月15日,陕西省安康市国立公证处已办理遗嘱公证48件,较去年同期增多,办理遗嘱公证从以60至90岁老年人已向40岁中年人群发展,立遗嘱人年轻化的特点逐步显现。

6087c24d6bf7f42e48878d661c586e09.png

陕西省安康市国立公证处为群众办理遗嘱公证现场。

“2021年共办理21件遗嘱公证,今年4个多月来已办理遗嘱公证48件,递增幅度较大。”在接受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采访时,陕西省安康市国立公证处公证员赵代锋说。

79a03cddbb54e4a15e0e71a2a8ad4b28.png

陕西省安康市国立公证处为群众办理遗嘱公证现场。

赵代锋说,《民法典》明确规定,遗嘱受益人继承遗产、接受遗赠时所依据的公证遗嘱相较于其他形式的遗嘱不再具有优先效力。为此,公众普遍认为,以自书,打印遗嘱等多种方式设立遗嘱程序简单,且和公证遗嘱有同等效力,“这应是我们去年办理公证遗嘱数量偏少的原因”。

《民法典》实施一年多来,市民在实际生活中从多种信源也获知,未经公证机关公证的遗嘱,在立遗嘱人去世后,存在受益人范围广、纠纷多等情况。公证员助理王维分析,立遗嘱人为避免去世后亲属间因遗产、遗赠等财产处置分配出现矛盾,通过公证遗嘱可明确遗嘱受益人,照顾到未成年人等特殊人员,因此今年的办件量持续上升。

近期,安康市国立公证处办理了一起房屋继承公证案例。年近8旬的何祖茂(化名)在生前将所购130平方米商品房办理了遗嘱公证。该公证遗嘱中,这套商品房被分成2份,其中,指定房产中80%的份额由何祖茂的女儿何华(化名)继承,20%份额遗赠给何祖茂的孙子何果(化名)。

何祖茂这套房产是他和妻子杨女士共同财产。杨女士过世后,其儿子、两个女儿均放弃继承属于杨女士的房产份额,由何祖茂继承整个房屋产权。在拿到新房产证后,何祖茂为让子女在其过世能快速取得房产,也避免其他继承人因房产分割引纠纷,遂办理上述遗嘱公证。

今年上半年,何祖茂去世,何果作为受遗赠人,在遗赠人死后60日内及时向公证处申办接受遗赠的公证。继承人何花也办理了继承公证。经审核后,他们都办理了公证书。仅此一项,就为他们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经济成本,也减少了亲属间矛盾的发生。

在陕西省安康市国立公证处主任李瑞宁看来,目前公证遗嘱仍然是最值得立遗嘱人选择的遗嘱形式之一。其在于有公证机构公信力、公证书证明力、公证程序可靠性、公证人员专业性、公证机构公益性、公证遗嘱制度延续性且不易灭失性等优势。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