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丨屈晓东:推动产教融合,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2-05-07 09:14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职业教育法制定近26年来的首次修订。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包含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明确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层次和形式的职业教育,着力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保障制度和措施等内容。

当前全球制造业产业结构深入调整,我国也涌现出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如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等制造业集群。但是,与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技能人才总量仍然不足,特别是结构不优、素质不高问题比较突出。因此,我们需要着力培育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制造业人才队伍。

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看到,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中,“产教融合”一词取代了“产教结合”。以往,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开发有些滞后于产业发展,存在教学与生产不对接的情况。“融合”意味着校企合作将更加深入,这也是职业教育本质的回归。现实来看,产教融合要实现三方面的对接。

一是办学条件与人才培养相对接。职业院校要在师资、实训、基础设施等方面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相对接,构建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二是教学环境与生产环境相对接。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图书馆、教学资源库、网络学习平台等,创新教学环境,不断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充分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三是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对接。要根据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满足加快发展智能制造的要求,重点建设3D打印、数控加工、电气自动化等重点新兴专业,同时积极推行“引厂入校”、“引校入厂”等校企合作模式,实现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法修订实施,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确保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集群建设相适应,更需久久为功。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确保学生真正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才能培养出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因此,要推动高职院校提档升级,引导高职院校与企业对接,从学科导向转为产业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从被动适应产业发展转向主动服务产业升级,以利于全方位培养高技能人才。

只有技能人才实现体面劳动、舒心生活,工厂车间的职业岗位才有吸引力,我们才能进一步筑牢制造强国根基。因此,还要持续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比如,不断完善教育资源配置、课程设置等细节,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对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给予经费补贴,等等。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社会生活、经济发展需要从事各种工作的人,比如,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探索宇宙,既需要高精尖的科研人员,也需要拧上螺丝钉的技术人员。相信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职业教育将真正成为年轻人走向社会的阳光大道,成为服务人们终身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作者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研究员)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