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数字科技” 首部4K全彩修复红色经典《永不消逝的电波》在陕点映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1-10-05 18:41
资料图。
西部网讯(记者 李卓然 苏静萌)今天(10月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与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出品的我国首部黑白转彩色4K修复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在西安市、汉中市等地开展了点映活动。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了解到,该片已相继在全国多地举办点映活动,并将于10月6日在全国各大电影院线上映。届时,影片主人公李侠将首度以彩色形象清晰地呈现在大屏幕上,影迷们也将再次聆听到那句经典台词:“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点映活动现场。
上午10点,记者在点映活动现场—西安文投国际影城太奥店内看到,尽管影院刚刚开门,但已经有不少观众走进影院。其中既有中、老年观众,也有陪伴父母前来的年轻人和小孩。
点映结束后,记者见到了70岁的高彩绒 ,她是在家人的陪伴下特意前来观影。 在7、8岁时,高彩绒观看过黑白版《永不消逝的电波》,她感慨地表示,现在的幸福生活是由无数像“李侠”这样的革命先辈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英勇献身换来的。“彩色版的感觉还是很不一样,比过去的黑白版能看到更多的细节,视觉上也更加震撼,更让人感动。”
观影现场。
今年72岁的刘小波带着9岁的孙子刘宇哲一同前来观影,他告诉记者,在他9岁时也观看过黑白版《永不消逝的电波》,当时受到了强烈震撼,立志要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次彩色版的修复片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希望我的孙子未来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学习革命英雄,做自己人生的‘英雄’。”
“看完这部电影,我非常感动,主人公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牺牲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在今后的生活上,我们要铭记历史,继承和赓续老一辈的红色基因,传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革命传统,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何佳林告诉记者。
资料图。
提起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或许大家并不陌生。这部1958年上映的经典谍战片,是新中国第一部讲述党的隐蔽战线英雄人物的经典影片,也是一代代中国人不可忘却的集体回忆。
该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林金编剧、王苹执导,孙道临、袁霞主演,以李白烈士的事迹为原型,讲述了中共党员李侠潜伏在敌占区,为革命事业奉献出生命的故事。影片将惊心动魄的革命斗争,融于平常的家庭生活中,着力塑造李侠这一乐观坚毅、临危不惧、勇于奉献的共产党员形象,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观影现场。
这次重新修复上映的《永不消逝的电波》,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联合中国电影资料馆组成项目修复团队,把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机交互式AI上色技术与传统修复手法相结合,在长达7个多月的时间里对原片超过16万帧的黑白影像逐帧进行修复,使这部红色经典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也让广大观众在大银幕上体会到“红色经典+数字科技”的独特魅力。
据了解,经典电影的修复一般分成三个阶段:物理修复、数字修复和艺术修复。像《永不消逝的电波》这般的黑白电影,需要在前三阶段完成之后,再通过AI和人工上色技术将黑白影像转换为彩色影像。
记者注意到,虽然电影已经由黑白转为彩色,但仍呈现出一种泛黄的、旧旧的质感,项目修复团队负责人表示,电影修复的最高原则是“修旧如旧”,比起用现代技术把经典电影变成“新片”,让电影保持原胶片的质感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