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向党 百年百人(第43期)】牛薛武:“拐杖村医” 真情守护乡亲32载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1-06-29 10:24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全方位展示建党百年来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听党指挥跟党走,努力为三秦百姓健康奋斗的生动实践和光辉历程,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西部网、陕西头条联合推出“医心向党 百年百人”大型主题全媒体宣传报道,讲述他们在疾病救治、公共卫生、医学科研等卫生健康领域各条战线坚守初心、践行使命的生动事迹、感人故事。
西部网讯(记者 马晴茹)幼年时,他双腿残疾,却身残志坚,用拐杖撑起艰难童年;少年时,他不幸丧母,却医心向党,立志学医解除乡亲病痛;中年时,他不忘初心,苦心钻研医术,全力守护百姓安康。从医32年来,牛薛武用坏了18根拐杖,走遍了附近20多个村落,诊治患者15万人次。现如今,他仍无怨无悔的坚守在村医岗位,用羸弱之躯承担起救死扶伤的重任。
牛薛武。
身残志坚勤学苦练 立志学医解除乡亲病痛
“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是成功路上的垫脚石。”牛薛武在笔记本上这样写道,也正是这句话激励着牛薛武不断前行。
1970年2月,牛薛武出生于洛南县三要镇北司村一个普通农民家里。在他6个月的时候,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一场突然来袭的“小儿麻痹”致使他双下肢残疾,留下永久的无奈。12岁的时候,由于家庭经济等因素,母亲又因病去世,从那时起,牛薛武就暗下决心立志学医。
“我要做一名医生,努力解除乡亲病痛,不要让他们和我一样饱受失去亲人和病痛的折磨。”牛薛武说。
牛薛武。
初中毕业的牛薛武,决心拜当地名医杨铁龙为师。看到身残志坚、诚恳朴实、心地善良、吃苦耐劳的牛薛武,杨铁龙老人欣然接纳了他。在跟随杨老先生学习期间,牛薛武坚持晚睡早起,寸步不离杨老先生四处寻医问药,对于每一个中医理论的知识点、每一味中药材的性能主治,牛薛武都写在纸上、熟记于心,并娴熟运用。
每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牛薛武总是告诫自己:“一定要做一个造福乡里、造福社会有用的人。”通过三年多时间的勤学苦练,牛薛武熟练掌握了中医基础理论和常见疾病的诊疗,并基本达到融会贯通。
牛薛武虽然身体残疾,但却克服了重重困难,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2000年,牛薛武通过学习取得了洛南卫校中西医结合专业中专毕业证,随后还考取了乡村医生证书,朝着自己的人生梦想奋进。
牛薛武出诊路上。
三十二载坚守基层一线 除了出诊几乎从没离开过诊所
“能有今天的幸福新生活,都得益于党的政策好,我一定要全心全意为群众做好服务。”这是牛薛武多年来内心深处的执着信念。
对前来就诊的病人,牛薛武总是热情接待,无微不至地关照,遇到无人管护的病人他就整夜守护。他以娴熟的技术,真诚的服务、良好的口碑,迅速赢得了父老乡亲的信任和尊敬,乡亲们还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吸引了周边的患者前来就诊。
为患者诊治。
村里一位90岁的王奶奶突患重病,高烧不退,好几天不能进食,家人寻遍了周边所有大夫都无能无力。家人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到了牛薛武,牛薛武经过诊治,“大胆”地开出了一剂大柴胡汤,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老人症状大大减轻,再经几次调治,老人竟奇迹般地康复了。
1993年,三要镇罗村小南沟的许海琴因患有结核病需要牛薛武定期上门治疗。小南沟距诊所5公里,当时仅有一条一尺宽的羊肠小道,牛薛武就每月定期“爬”行在这条出诊路上,从不间断,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治疗,许海琴的结核病终于得到有效控制。
开展贫困户签约服务。
“医者仁心,乡亲们无论有钱没钱,一律先看病,能吃药的绝不打针,对没钱付账的从不主动讨要。”经历过苦难岁月的牛薛武,深知乡亲们的难处。如今,在牛薛武的抽屉里,还有一个厚厚的账本,记录着多年来群众赊欠的数万元。
乡村医生的岗位是清冷落寞的,每个月的收入十分微薄,但牛薛武却无怨无悔地坚守着。从医32年来,腿脚不便的牛薛武除了出诊,从没离开过诊所。为了给乡亲们看病,牛薛武跌倒了多少次,摔过多少跟头,他自己都记不清了。但他却清楚地记得,为了给群众看病,他曾经去过百里之外的河南省卢氏县兰草村,去过周边三十里之外的古城镇姜村、灵口镇焦村等多个地方。
牛薛武入户开展慢病随访。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用真情守护乡亲安康
“要真正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最核心的问题还要注重未病先防,加强公卫服务,让群众平时少得病,得病有处看,看病有保障。”牛薛武把农村公卫和健康扶贫工作看得更重、抓得更紧,他虽然腿脚不灵,但头脑灵活,细心负责,对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都全面认真落实。
定期上门为群众开展签约服务、慢病筛查、健康体检,牛薛武为全部村民都建立了健康档案。北司村393名贫困户,30名大病、100名慢病患者及73名残疾人的家中,都留下过牛薛武的足迹。
调剂中草药。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去年春节,新冠疫情爆发,牛薛武带头坚守疫在情防控一线,对居家隔离的75名返乡人员开展每日三次的上门体温监测。同时,他还积极参与到入村卡点体温监测值守工作,加大新冠病毒知识宣传,引导群众不信谣、不传谣、不聚集,确保了北司村的疫情防控安全。
“虽然苦难让我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但是对医学的挚爱和无悔坚守却改变了我的生活,服务了乡亲,也升华了自我。”51年过去了,牛薛武已经不再年轻,两鬓泛起了苍白,但他仍决心在服务乡亲的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努力用真情和汗水回报党恩、回报乡亲们的厚爱。
当问及牛薛武为什么要这样的执着呢?他告诉记者,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党的好政策带来的,作为个人,下要为百姓解愁,上为党和政府分忧。多年来,正是这份医心向党的信念支撑着他前行,2020年他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如今已是一名预备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