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玑珣:应用区块链和网格化技术 健全公共卫生监测预警机制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1-04-29 16:07

29cf32ebf0730fd99fdc633baa007571.png

西安外国语大学信息化处处长臧玑珣。

西部网讯(记者 凌旎 赵昊)今天(4月29日)下午,陕西省政协“加强疾病防控体系建设”月度协商座谈会在西安召开。会上,西安外国语大学信息化处处长臧玑珣提出,应用区块链技术加强网格化公共卫生多点监测预警机制,是实现省市区联动、资源共享的公共卫生多点监测预警新模式。

臧玑珣在报告中提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期间,陕西乃至我国在利用公共卫生预警系统应对疫情方面虽做出了一些贡献,但也暴露出如信息沟通不畅、上报效率低下、预警不及时、决策与审批效率低下等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社区网格管理信息化弱、职能部门信息协同度低、疫区物资调配及发放体系不完善等造成的。”

对此,臧玑珣建议,应用区块链技术建立社区公共卫生数据共享机制,实现突发传染病大数据采集和实时预警自治能力;横向实现跨区域、跨医院的疫情数据同步与交换;实时同步疫情数据提高疫情应急管理决策时效性。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能够自动触发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等疫情数据上报,可实现数据溯源,形成完整的、防篡改的链条,极大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决策的依据。

同时,建立区块链的网格化公共卫生监测预警平台,将所有的人员流动数据,包括火车,航班和住宿点等信息及时上链和实时数据共享。这样可以第一时间预警与识别相关人员,主动汇集政府和医疗机构,社区人员也可实时信息跟踪,第一时间可预计人数和远程排查。

区块链技术具备不可篡改性,臧玑珣表示应用区块链将个人自动上链存证,并加密个人信息。通过区块链浏览器向城乡居民公开,方便公众查询,确保管理信息不泄密,也能很大程度上提高个人及社会机构主动上报信息的真实性。

建立基于区块链的网格化公共卫生多点监测预警平台,还能实现最快跟踪和隔离。该平台承担镇(街)公共服务和社会事务、受理居民诉求和疫情防控等,向下链接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向上链接职能部门,对各渠道全网记录,形成社区疫情的整体合力,最大程度地降低被感染人数。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