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丨关于建设中国(杨凌)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的思考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0-06-23 14:27
文 / 王博文 昝林森
近年来,陕西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的指示精神,统筹脱贫攻坚近期目标和乡村振兴长远任务,作出实施农业特色产业“3+X”工程的重要决策,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规划指导,统筹资源要素,加快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已形成农业优势特色产业50多个,建成4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然而,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体发展仍然较为滞后,存在产业链不完整,市场竞争力较弱;原料基地建设滞后,利益联结松散;龙头企业培育欠缺,集聚发展乏力;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营销和服务网络建设滞后,配套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有必要在杨凌示范区建设中国(杨凌)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带动和引领全省乃至全国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特色农产品“走出去”步伐、拓展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市场、提升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知名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料图)。
关于建设中国(杨凌)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的建设优势
战略优势。2017年4月1日,陕西自贸区杨凌片区获批,成为唯一以农业为显著特色的自贸片区。2018年10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支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若干政策的批复》(国函〔2018〕133 号),提出了杨凌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的任务要求。
2019年6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合组织会议上提出:“在陕西省设立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加强同地区国家现代农业领域合作”。目前,杨凌示范区先后与 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农业科技合作关系,在境外已启动中国-哈萨克斯坦、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中国-塔吉克斯坦、中国-俄罗斯等海外农业国际合作园区建设。
科技优势。杨凌示范区区内驻有纳入“双一流”管理序列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及全国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聚集了农林水等70个学科、7000 多名科教人员,是国内外农林水技术、人才、信息等创新要素最为富集的区域之一。近年来,不断加大区校融合发展力度,组织实施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重大项目,有效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制定完善政策措施,累计建成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 66个,建设企业技术创新中心 21个。
区位优势。杨凌示范区地处关中平原中部,东距西安82公里,西距宝鸡 89公里,距咸阳国际机场 70 公里。位于猕猴桃主产县周至县和眉县中间,靠近渭北苹果主产区。欧亚大陆桥重要组成部分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徐兰高铁,以及西宝中线等主要干线从全境东西贯通,辅以南北向多条公路纵贯全区,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产业优势。2014 年,陕西省政府启动陕西(杨凌)农产品加工贸易示范园区建设,出台《关于支持杨凌省级农产品加工贸易示范园区建设的意见》(陕政办发〔2014〕121号),重点布局食品加工及生物产品开发、农产品初加工、深加工和循环加工等三级产业体系。目前,杨凌农产品加工贸易示范园区核心区面积 1 万亩,发展粮、果、畜、菜、茶等食品加工业,投资超过10 亿元,园区内落户企业超过 100 家(其中从事国际农产品加工贸易的相关企业超过 70 家),主要以果蔬加工、植物油加工、肉类加工、中药制造业以及植物提取等门类为主,涌现出了杨凌本香、圣桑、嘉禾等众多优质农产品品牌,2019 年产值达 110亿元。
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资料图)。
对于建设中国(杨凌)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的具体建议
一是强化资金保障。首先,示范区财政做好经费保障和资金支持,投入中国(杨凌)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启动资金,高标准实施“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营造区域发展环境,前期可充分发挥PPP牵引作用,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园建设。
其次,吸引中农发等企业集团,以“政府+资本+产业”为合作载体,设立杨凌农产品加工产业引导母基金,让更多的优质农产品加工企业以社会公允价格获得基金支持、其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得以快速提升。
最后,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局)和陕西有关厅局在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批、现代农业发展、金融环境改善、人才引进等方面对产业园的项目支持。
二是建立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协调推进机制,成立由科研院所专家、国内外龙头企业负责人和国际知名学者组成的产业园专家顾问委员会,就产业发展政策以及核心技术发展方向提出意见和建议,协调解决政策推动、项目执行、资金和市场运作等重点问题。梳理确定一批带动作用强、融合能力突出、辐射效应明显的重点项目,建立重点项目动态数据库,形成每年在谈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四个一批”项目库的滚动发展格局。
三是加强与国(境)外招商中介机构联系,围绕营养健康食品制造、新食品制造、休闲便利食品制造、保健特医食品制造、智能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等领域,在重点区域组织实施中介招商和境外委托(代理)招商。认真研究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导向,做好赴欧美发达国家、港澳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招商、宣传、推介、组织工作。加大总部经济的招引力度,推动国内外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在产业园设立总部、分支机构或研发中心,不断延伸整合产业链,推动产业快速聚集。
四是加强与区内外高校院校和科研单位对接,逐步形成“研发—推广—应用”三位一体的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体系。围绕农产品加工所涉及的高温瞬时杀菌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膜分离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关键工艺和技术难题开展攻坚,以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附加值为导向进行新产品开发。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与其他产业进行深度产业融合,打造农产品加工业教育、工艺体验、文化设计创意等新业态,深入挖掘农产品加工业的附加价值和文化内涵。
五是打造高端服务业产业集群。产业园核心区应定位于企业总部、科研孵化、创客空间、展示交易、商贸金融、仓储物流、电子商务、检测认证、品牌运营、大数据于食品安全等综合服务等功能业态,积极培育果品、蔬菜、茶叶、粮油、肉奶、功能性食品等六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农商直供、加工体验、中央厨房等新业态,努力将产业园发展成为食品产业高端要素资源的聚集区、引领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综合平台、制度创新的试验田和对外开放合作的窗口。
(王博文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陕西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昝林森系陕西省林业局副局长、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