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定边县治沙造林展览馆

2020-05-18 13:13

编者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依据《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省委宣传部日前命名旬邑起义纪念馆等17处基地为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西部网、陕西头条将逐一展现。

68df2608d39fc0c071c9809c6ada0bf8.jpeg

石光银治沙展馆外景

西部网讯 定边石光银治沙展馆是以石光银治沙造林的光荣事迹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展馆,位于榆林市定边县十里沙村。今年5月份,定边县治沙造林展览馆被命名为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fea2e683e653e86327f8d8cb95df3274.jpeg

石光银治沙展馆

石光银治沙展馆始建于2004年,于2018年完成改造升级。新展馆主体建筑面积601平方米,使用面积448平方米,主要分为互动体验厅、主体展厅和多媒体厅三大部分。展馆外正前方的墙体上,一组气势恢宏的石刻浮雕真实还原了石光银带领着定边治沙人,在这片土地上“三战狼窝沙”时的场景。

定边县位于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地边缘。“山高尽秃头,滩地无树林,黄沙滚滚流,十耕九不收”这是曾经在这里生活着的人们真实写照。馆内互动体验厅采用现代化成像技术,使观众身临其境,了解和体验“荒漠化”的危害及定边县一代代治沙人的杰出贡献。

5e7be8762c6892df2383b93ae4c0f5ee.jpeg

馆内主题展厅通过文图、视频、实物陈列等形式全方位讲述了共产党员石光银生命不息,治沙不止的故事。

为了改变当地“光下种,不捉苗,种一葫芦打一瓢”的现实环境,身为村干部的石光银,开始带领村民治沙。他们在海子梁乡同心干村奇迹般地种活了1.4万亩林木。海子梁公社出现的第一片绿洲,打破了当地农民认为沙地里种不活树木的陈旧观念,也使得更多的人投入到这场治沙战役中来。

744b7d8178318c58888a55ba151e9326.jpg

该厅同时还陈列有生物固沙中常见、常用的沙生植物标本。生物固沙又被称为植物固沙,是通过封育和栽种植物等手段,达到防治沙漠,稳定绿洲,提高沙区环境质量和生产潜力的一种技术措施。

5a2074a65cd73e8b8c4e04a81d75ab02.jpg

正是有了石光银、杜芳秀等一大批将一生奉献给治沙事业的时代楷模们,一个宜居宜业的绿色定边正在三边高原上崛起。目前,定边县森林覆盖率达33.5%,森林保有面积313.2万亩,真正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向“人进沙退”的转变。同时由于水土环境的不断改善,过去的沙滩变成了良田,贫瘠的土地变成了农民手中的“金钵钵”。(实习编辑 高冠涛)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