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丨薛惠锋:硬科技如何能有硬道理?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19-11-04 10:41
在第十八期钱学森论坛中,薛惠锋作主旨报告。
2019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10月30日在西安开幕。作为本届大会的重要学术活动,当天下午以“钱学森智库聚焦硬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八期钱学森论坛在西安高新区举行。20多位院士以及500多名政界、学界人士共聚一堂,为科技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建言献策。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薛惠锋作了题为《防止技术突袭,排除技术陷阱,用科学理性的系统思维引领硬科技发展未来》的主旨报告。报告中提到,硬科技的实质是在基础科学引导下的关键核心技术,能够对国民经济起到引领带动作用,产生其他技术难以望其项背的巨大威慑力,硬科技如何能有硬道理?需要警惕硬科技可能引起的危机与焦虑,必须站在更高起点谋划硬科技的未来,运用科学理性的系统思维赋能硬科技,攻克难点、疏通堵点、治疗痛点。
第一、攻克难点
发展硬科技需要能啃硬骨头,硬科技创新的难点永远在于基础科学的进步和底层技术的突破,就智能技术而言,我国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发展现状,开源利用多、自主研发少、应用种类的基础研究少、跟随发展多、自主创新少。
当前我们要打造新时期应科技领域的“两弹一星”,就必须要继续发展“两弹一星”精神,坐得住冷板凳,啃得了硬骨头,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打好底层的架构。
第二、疏通堵点
发展硬科技需要有软环境,发展硬科技要实现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工程实现、产业业态的融通发展,我们能够看到现在的科技环境更加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投资环境更加灵活了,营商环境更加宽松了,但是产业升级却迟迟未能实现,特别是技术找不到应用的场景,资本找不到投资的项目,产品不匹配市场需求的现象时有发生,根本上还是科学技术无法有效地转化成生产力和战斗力。所以关键还是要牵住成果转移转化这个牛鼻子,打通创新链条的“任督二脉”,特别是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
国企在资金资源体量方面的优势,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便于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民企在机制管理效率方面的优势,站在市场创新的前沿,善于扑捉用户需求,实现产品化的发展,通过高技术的转移转化,释放科技发展的红利,形成不同主体间的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这是创造西安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与力量源泉。
第三,治疗痛点
发展硬科技需要做智决策,大海航行靠舵手。由于数据匮乏,过去的管理者主要依靠自身的经验与知识进行判断和决策,管理永远无法取得质的飞跃。大数据时代,不是缺乏数据,而是数据成堆,科技大爆炸,概念满天飞,我们需要做的是通过模型的推演,仿真的实验,将数据转化为用于理性判断的据测依据,准确识别预测引导硬科技。
硬科技号角刚刚吹响,硬科技大布局大幕拉开,只有在管理上科学布局,才能在行动上决胜千里,当前西安必须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谋划硬科技的未来,运用科学理性的系统思维赋能硬科技,攻克难点,疏通堵点,治疗痛点、赋能高质量发展、领跑未来!
(作者系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