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引领向新而行 宝鸡千阳县聚力打造“一城三区四基地”幸福“生态后花园”

来源:西部网 2025-08-01 14:56

“坚持绿色引领转型、项目推动跨越,加速壮大现代农业、绿色新材料、新能源‘三个百亿’产业,聚力建设‘一城三区四基地’,千阳发展跨入现代农业向高提升、新型工业加速突破、新型城镇加速融合、干部作风加速转优‘一提升三加速’的新阶段、站上新平台。”7月31日,宝鸡市“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千阳县专场发布会上,千阳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湛林介绍了千阳县“十四五”以来的发展成就。

06f183cb7f2c15da1b9790b034779ebf.png

张湛林介绍,“十四五”期间,千阳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08%,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9.78%、支出年均增长2.1%(分别为2020年末的1.45倍和1.1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8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5.4%和8.7%(分别为2020年末的1.23倍和1.39倍),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67.58亿元,农村三污治理“335”模式、农村改厕、“四型”社区建设、稳岗就业四项重点工作得到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坡耕地治理“两项指标”转化经验全国推广。千阳先后荣获中国矮砧苹果之乡、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等中省荣誉49项,跨入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行列。

8be34c565563dee92f8f4b6de0b523ff.png

6aa19e489f62b6fadd1b0486e7e38d6a.png

抓项目增动能  创新赋能产业升级

张湛林介绍,千阳县提出打造“一城三区四基地”,是紧扣关天生态区、宝鸡后花园、幸福新千阳的目标定位,作出的系统谋划和部署。“一城”是指融入关中副中心一体化建设,打造关中高质量发展先行城市。“三区”是指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区域品质生活示范区。“四基地”是指建设全国现代果业高质量发展基地、全国莎能奶山羊良种供应繁育基地、全省县域工业创新转型基地、全省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围绕这一目标,“十四五”以来,千阳县始终坚持投资驱动,在大抓项目中提升发展质效。项目建设聚力突破。实施重点项目819个,完成投资324亿元,重点项目数量、体量连续两年分别实现“两个增长50%”“两个增长20%”,荣获全市项目谋划先进县、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县。招商引资聚势升级。全面落实“八条措施”招大引强,组建10个招商分局,招引亿元以上项目5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8个、5亿元以上项目10个,“三个百亿”产业加速壮大。营商环境聚优挖潜。深化“三送一解”联企帮扶,倾心打造“千钧一诺·阳光服务”政务服务品牌,荣获第六届全国政博会政务服务品牌影响力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经验入选第七届全国政博会创新优秀案例、荣获全省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二等奖,全县市场经营主体数量较2020年末增长47.8%。

d72b63911a0b782494c7bafb2474b2fd.png

43bb1b1c18c6e1861e4601b3d718c3c5.png

0ea515f1d23264674e8d4343344e0092.png

9a30e1c83cfb1aa3a919a3787d61a0b2.png

千阳县始终坚持创新赋能,在产业升级中集聚新质动力。现代农业向新而进。推进西农育种、千阳扩繁,杨凌研发、千阳转化,苹果种植面积稳定保持在13万亩,苗木繁育基地3万亩,发布“千阳果苗·世界共享”全国首个果苗区域公用品牌,建成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千阳苹果五次飞天供货空间站,千万株矮砧苹果苗木输出延安、新疆、云南等地建园,成为全国最大的矮砧苹果生产基地和苗木繁育基地;推进奶山羊“个十百千”工程,奶山羊存栏量达到28.5万只,羊奶年产量10万吨,12.6万只莎能良种羊被国内28个省和地区引种推广,县种羊场成为首批国家级奶山羊核心育种场,奶山羊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模式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成为全国唯一的莎能奶山羊种群县和奶山羊育繁推一体化发展先导县。

ee2295f14067a06ae9da1ffc850e7246.png

089a5fad92e19386e8cbd8f17533b24e.png

新型工业向绿而升。强力实施园区“四倍增”和中小微企业“十百千”培育专项行动,明阳光伏发电、ECP板材生产线、钛钢复合板材生产线、海螺绿色循环产业园等项目有力推进,高端陶瓷、生物血清制品等产品跨出国门、走向世界,7个传统陶瓷产业技改升级项目建成投产,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四年累计下降28.1%,截至目前全县“五上”企业总户数达到90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户,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望在今年突破20%。

af8f7c2a515f6c7c93822d7a00a60e85.png

672544f1b1fccb839e883d8fc5cc8207.png

文旅三产向深而融。坚持文旅商体融合发展,创建国家4A级千湖生态景区,新增3A级景区2个,南山千河酒店开业迎宾,海棠千湖度假酒店成为四星级酒店,千阳剪纸亮相第14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会,刺绣产品成为中国-中亚峰会元首国礼,连续举办千湖·燕伋文化旅游季、“看朱鹮来千阳”系列活动,“秦之早都、儒学西源”名片更加响亮,游客接待量年均增长26%、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0%。

b28389582072a7d4d5d4a53c1d1bb284.png

9aef62a71e2a077596a47bd6fa6589a8.png

b38acda314a9ba7f0bfdce437acde2c1.png

ca7ce863ab939d0ec62aeeefb6450d3a.png

擦亮生态底色 在城乡融合中增进民生福祉

千阳县是环保部确定的国家生态功能区,也是全省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宝鸡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地,境内林、水、光、碳等生态资源富足,拥有关中最大的水库冯家山水库、全国首批命名的千湖国家湿地公园,国宝朱鹮等百余种珍稀鸟类栖息繁衍,有河流26条、水库14座,林地96.12万亩,森林覆盖率近60%,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县城、中国白杨之乡称号。千阳既享有良好生态之利,也肩负重大保护之责。

“十四五”以来,千阳县委、县政府紧扣全面建设“一城三区四基地”目标任务,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强力推进产业兴城、品质立城、以绿润城、柔性治城“四城工程”,加快打造小精全美“四美”千阳。

fc6b13270df65b6cf3f5452f46861b4d.png

e2248f787a2b6c6399f912efc577ba47.png

记者了解到,“十四五”以来,千阳县统筹城乡规划。以县城为核心、5个重点镇支撑、20个特色村示范,在全省率先完成“村分五类”,推动人口集聚、产业集群、设施互联、高效集约。升级产业平台。毗邻城区规划5.5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储备标准厂房12万平方米,成功创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力打造创新转型、对外开放新高地,三次荣获全省新型工业强县。打造创新示范。坚持西农育种、千阳扩繁,杨凌研发、千阳转化,成为中国矮砧苹果之乡、世界奶山羊种业名城和全省秦创原农业创新驱动平台试验区,努力探索以新质生产力激发绿色发展的新赛道。

同时,以品质立城提升功能内涵,彰显幸福生活之美。城市品质提档升级。深入推进旧城区更新和新城区扩容,3个片区6087户老旧小区完成改造,千河运动公园、新区生态公园等公园绿地相继建成开放,“六馆一院一场一中心”城市地标建成投用,成功创建省级县城建设示范县、省级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县。和美乡村宜居宜业。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六大统筹”,创建“千万工程”省级示范村4个,村集体经济百万强村30个、千万强村2个,实现全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省考“八连优”。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县人民医院新院区搬迁运营,中心敬老院完成改造,西城幼儿园即将投用,千阳中学新建项目进展顺利,荣获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先行县。

53a91d9d1c47e9425c114df5b7e6efc0.png

829120cbc1cfc7f11a0d4b5c504ec576.png

以绿润城涵养生态底色,彰显自然生态之美。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多年稳居关中64个县区前十位。实施42个全域治水项目,形成“一河两岸、秀水养城”的亲水格局。人居环境持续优化。探索形成农村三污治理“335”模式全国交流,农村改厕覆盖率95%,生活垃圾、污水有效治理率分别达到98%、61.5%,创成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县。绿色空间持续拓展。突出自然性、生态性、郊野性风格,全域推进绿化美化,形成主干道路白杨成带、台塬田地果树连片、多彩乡村串线成景、四大门户绿地成园的自然风貌。

以柔性治城创新治理模式,彰显文明风尚之美。便民服务高效便捷。积极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实现互联互通,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一门服务、一窗受理、一网办理”。社区治理创新提升。聚焦社区基本单元,打造“平安型、便利型、美丽型、幸福型”四型社区,推进社区“小党建”到城市“大党建”纵深跨越。多元共治深化拓展。聚焦邻里纠纷、欠薪欠资等易发矛盾纠纷,探索形成“六类四单”工作法、积分制管理等微改革,形成全民共建共享新格局,连续四年荣获省级平安县,被授予“平安银鼎”。

“十四五”以来千阳县全域推进“六大统筹”,深化“335”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全面消除致贫返贫风险,探索形成新型农村集体经济“333”发展模式和农村“三污”治理“335”模式,建成十三村联建万吨冷库等衔接资金项目336个、总投资7.7亿元,65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1亿元、较2020年末翻两番,实现全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八连优”。

服务供给均衡提效。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始终保持在82%以上;深化“县管校聘”、校长职级制等教育改革,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组建省市名师教学团队,中小学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创建县,今年普通高中录取指导分数线525分、居全市第三位次;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新增市级医学重点专科5个,医检结果互认等改革举措实现减费惠民;打造“六大劳务品牌”,培养“六大技能”品牌人才1.18万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

下一步,千阳县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持定力、鼓足干劲、乘势而上,打造“一城三区四基地”,奋进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记者:鲁鹏飞)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