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恒口示范区举办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专题培训
来源:安康卫健医保 2025-09-23 08:25
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政策要求,9月19日,恒口示范区卫健医保局联合示范区社管局共同举办残疾人精准康复签约服务专题培训会。会议聚焦政策落地、能力提升与资源整合,旨在全面提升基层康复服务水平。卫健医保局分管领导、业务骨干,各卫生院责任医师团队及乡村医生等170余人参加培训,共同推进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
一、政策引领,夯实精准服务基础
培训采取“政策解读+实操指导”相结合的模式,系统讲解《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规范》及国家、省、市相关政策,重点围绕“需求评估—服务签约—康复实施—效果跟踪”全流程标准化操作进行深入解析。针对基层常见的视力、肢体、智力、精神四类残疾康复需求,培训专家结合典型案例,详细演示康复训练技术要点及心理疏导沟通技巧,并针对“残疾等级识别难、康复方案适配慢、后续服务跟踪弱”等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参训人员提供可落地的服务指南。
二、资源整合,构建协同服务机制
培训强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残疾精准康复”三位一体服务模式,通过家庭医生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强化疾病预防,实现从“健康管理”到“康复支持”的无缝衔接。同时,建立卫健医保、社管及基层医疗机构联动机制,整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力量,全面开展残疾人健康需求排查,建立“一人一档”健康档案。根据不同残疾类型及个体健康状况,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包”,精准对接残障人士多元化需求。
三、智慧赋能,优化服务便捷体验
深化“互联网+康复”应用,依托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线上化。残障人士可通过手机小程序预约上门服务、查询健康档案,医护人员可实时更新服务记录,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各卫生院设立“残疾人健康服务专窗”,集成签约登记、公卫服务、康复咨询等功能,减少残障群众往返奔波。通过系列创新举措,让基层医护人员成为残障群体的“康复指导师”“政策宣传员”和“心理辅导员”,切实提升服务温度与质量。
下一步,恒口示范区将持续完善“部门协同、培训赋能、基层落实”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残障群众需求调研,优化“互联网+康复”与“一站式”服务模式。通过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增强残障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动残疾人精准康复民生工程取得更大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