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安康市汉滨区残联上门评残 把温暖送到“心坎上”

来源:安康市汉滨区融媒体中心 2023-12-21 10:42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安康市汉滨区残疾人联合会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为困难残疾人送去“零距离”贴心服务,多举措地关心关爱残疾群体,提升残疾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两只手,把我手捏一下。使劲捏,抬得起来不?”

近日,由汉滨区残疾人联合会牵头,汉滨区中医医院专家组医生在张滩镇立石村王某的家里开展评残办证服务,用实际行动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

在残疾评定现场,评残医生仔细检查身体状况,询问病史及致残原因,结合残疾人实际身体状况做出残疾评定并给予康复建议。同时工作人员热情耐心地帮助残疾人办理办证相关手续,耐心回答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属的咨询,积极宣传惠残政策,真正打通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

图片

“太感谢你们了,你们亲自上门诊断检查,让我们少跑路,还省了车费,政府太贴心了。”王某的家属连连感谢,激动地说。

77岁的王某因脑梗引起全身瘫痪,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由于行动不便、山高路远等问题,导致王某办理残疾证困难。在了解情况后,汉滨区残疾人联合会对接专家组主动上门为王某进行评残服务,解决了他一家的燃眉之急。

“我们分期分批下沉26个镇办,为重度视力、肢体、精神、智力等疑似残疾人和证件到期换证残疾人提供上门评残办证服务,着力解决居住偏远、无法行动、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办证换证问题。截至目前,我们共印制并发放《残疾人政策摘编》6000份,上门评残办证670人。”汉滨区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康忠平介绍说。

今年以来,汉滨区残疾人联合会积极协调,从汉滨区中医院等抽调专家组建评残工作组,为残疾人群众提供上门评残、办证服务。同时还依托互联网辅助器具平台,打造“大数据+平台+配送”的服务模式,通过上门辅助线上申请,线下配送的模式,让残疾人群众在家就能享受到专业的精细化“一条龙”服务。

图片

图片

“辅具商城里有这么多的辅具,轮椅、拐杖还有坐便椅,你看你想要哪一个?我们现在可以帮您申请一个。”

在张滩镇余某家中,汉滨区残疾人联合会工作人员正在上门征求余某意见,协助他通过手机客户端申请残疾人辅具。一番询问后,工作人员帮助他填报了个人申请信息和收货地址。

“上网申请我们都不太会,到城里去又不方便。你们上门来帮助我,真的是雪中送炭!现在申请包邮到家的辅具后,后面的生活肯定越来越好。”34岁的余某因先天性腿部残疾,被评定为肢体二级残疾,一直希望有一把坐便椅,看着工作人员操作完后,困扰着余某的堵心事终于被化解,他微微地红着眼睛连连答谢。

与此同时,为了帮助残疾人更好地享受辅具申请服务的便捷,汉滨区残疾人联合会通过上门提供辅具宣传展示、需求排摸、适配指导等服务,向60个村(社区)投放护理床、轮椅、坐便椅等辅具400余件,为残疾人享受辅具服务的各项权益提供坚强保障。

图片

将残疾群众的服务延伸到“最后一米”。2023年以来,汉滨区残疾人联合会为残疾人及时享受各项优惠政策提供保障,共计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421户,资助残疾大学生及残疾家庭子女大学生29人,残疾人阳光增收项目扶持558户、扶持盲人保健按摩店33家,建设助残增收基地6个,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园区7个,帮扶带动残疾人发展产业和季节性务工350余户,实现户均增收9000元以上,切实解决了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党员干部多样化为民服务方式,把残疾人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做残疾人的知心人、暖心人、贴心人,不断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康忠平介绍说。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