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王益区柿树沟社区“柿事如意”茶话室解忧记
来源:陕西日报 2025-10-31 08:57

十月十七日,王益区柿树沟社区“益家亲”助餐点内,工作人员、志愿者和热心居民一起包饺子。
和面、擀皮、调馅、包制……10月17日上午,铜川市王益区柿树沟社区“益家亲”助餐点里,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热心居民一起忙着包饺子,欢声笑语不断。临近中午,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辖区100余名包括老人、学生在内的居民围坐在一起,共享这顿充满爱心的午餐。
据介绍,为解决社区部分老人、小孩及特殊群体等居民的吃饭问题,今年9月26日,柿树沟社区“益家亲”助餐点启用。时间久了,社区得知不少居民喜欢吃饺子,还有居民建议多准备点饺子。
一方面为满足群众的心愿,一方面想借“吃饺子”让群众关系更亲密,社区组织居民代表和工作人员齐聚“柿事如意”茶话室商量。最终,大家决定将每周五定为“暖心饺子日”,召集社区志愿者、热心居民等一起动手包饺子,让更多居民吃上热气腾腾的饺子。
这温馨的一幕是柿树沟社区互助友爱的一个缩影,更是柿树沟社区通过“柿事如意”茶话室这一平台积极推进基层治理、解决群众烦忧的生动体现。
“柿事如意”茶话室位于社区临街位置,门口挂着标语“议事厅 坐下说 互谦让 万事兴”,公示栏上清晰罗列着协商议事、调解纠纷、法律咨询等服务事项。室内,沙发环绕,茶几上摆放着简朴的茶具,环境轻松惬意。在这里,一壶清茶,几把椅子,居民是主角,民主协商是方法。
“这里不是正式的会议室,而是居民说心里话、议身边事的温馨港湾。”柿树沟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贺占宁告诉记者,“在这里,群众可以像‘点单’一样选择信任的接待人员,敞开心扉说烦心事。”
群众的诉求,无论大小,在茶话室都会被认真对待。
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在荔枝园小区A区的外围区域,有5户居民家没能通上天然气。去年11月,在一次街道冬季取暖座谈会上,王春良老人说:“我们这5户的天然气,能不能想办法给解决一下?”
这句试探性的询问,被记录在茶话室的民情本上。街道和社区党员干部立即行动起来,多次对接天然气公司,反复跑现场勘查。从管道选材、线路设计到缴费标准、施工细节,一次次在茶话室里和居民一起算细账、想办法。今年5月,天然气管道铺到了这5户居民的“家门口”。
社区居民钟锡镜曾在茶话室里念叨:“希望社区组织的活动不光有文艺表演,还能办些书画展览等,让娃娃们暑期长些见识。”没过多久,柿树沟社区便“牵线”神州书画研究会,于7月1日举办了扇面书画艺术展。
除了推动民生实事,茶话室还是化解矛盾纠纷、促进邻里和睦的有效平台。
荔枝园小区A区老3号楼3单元的5户居民因下水管道破损、漏水产生矛盾。他们将情况反映至社区。工作人员将他们请到茶话室,让大家在一杯清茶间把话说开、把责任划分清楚,最终化解了这起矛盾。居民王梅满意地说:“这样的议事形式特别有效。有啥问题就到茶话室反映。”
柿树沟社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信访工作、普法宣传融入“喝茶话事”机制,邀请威望高的“五老”人员、党代表、政协委员、党员及群众担任“评审员”,在茶话室“摆事实、讲法理”。无论是顶楼漏水等问题,还是增加充电桩等建议,各方围坐一起,都能找到解决办法。一位居民感慨:“以前,遇事不知道找谁说。现在,喝着茶就把理说清了。”
“柿事如意”茶话室也是凝聚社区共识、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的重要阵地。
利用节假日等在外居民集中返乡的时机,社区举办“返乡居民茶叙会”,通过共叙乡情,唤醒大家反哺家乡、参与治理的热情。因为小区修建排水渠,辖区老党员薛鲁建议借此机会将老旧供水管一并更换,避免日后被再次开挖。社区迅速搭建协商平台,组织施工队与居民代表进行多轮商议,最终形成了“施工项目优化、群众集资补差、社区出人力”的方案,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提升了居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据统计,今年以来,“柿事如意”茶话室累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0余条,协调解决居民关心的柿树沟排洪渠、荔枝园A区清淤、建中操场改造、电动车充电桩安装等问题17个,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0余起。(记者 屈荔鹏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