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来源:陕西日报 2024-05-20 17:05

5月11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正式发布。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6年,“三项改革”全面深化,科创生态不断优化,企业创新能力大幅增强,科技创新效能明显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总窗口示范带动效应更加凸显。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6000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突破3.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2万家,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2万件。企业研发经费占全省研发经费比例超过65%,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提质升级、由势转能,加快科技强省建设,《行动计划》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秦创原建设新一轮计划的一项重点任务,提出打造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计划、放大重大创新平台溢出效应、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等措施。

在打造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方面,陕西聚焦光子、新材料、氢能储能、航空航天、现代能源、旱区农业等领域,将培育建设20个左右省级秦创原未来(新兴、特色)产业创新聚集区;建立省市县园多级联动机制,“一区一策”倾斜布局平台、项目、人才、金融、服务等资源,构建贯通“科研—中试验证—孵化—产业应用”链条的产业创新“小生态”,打造一批以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计划,为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成果。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凝练技术攻关方向,陕西将采取“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每年靶向部署100项左右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加快破解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每年编制1000项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计划、遴选100项“陕西工业精品”,落实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应用奖补政策;推进重点产业专利导航工程,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提升高价值专利产出效率。到2026年,依托重大创新平台和科技项目攻克300项关键技术,全省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2万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5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件。

放大重大创新平台溢出效应。陕西将加快西安科技创新中心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陕西实验室体系布局,实施国家实验室“陕西预备队”和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中长期扶持计划,健全开放共享和“沿途下蛋”机制;加快布局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加强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供给。同时,省科技厅将动态更新创新链产业链对接耦合图谱,完善重大科技成果和技术需求“两张清单”,举办技术供需对接活动,打造和开放创新应用场景,推进科技成果与技术需求精准对接。

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陕西将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统筹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扎实推进重点产业链群“百亿提升、千亿跨越、万亿壮大”;加快有色、冶金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推进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强能源技术融合创新,做强做优现代能源产业;促进商用车(重卡)、乘用车(新能源)、太阳能光伏、输变电装备等优势产业链能级提升,推动半导体及集成电路、航空、医药和医疗装备等产业链跨越式发展,壮大智能终端、物联网、新型显示、数控机床等产业链;加快光子、无人机、增材制造、氢能等产业链布局,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探索设立新质生产力培育科技项目,前瞻布局空天动力、合成生物、前沿新材料、类脑智能等前沿技术,加快建设空天动力未来产业科技园,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先导区;推进“人工智能+”“数据要素×”等,培育建设10个重点数字产业集群。力争到2026年,全省新增5条千亿级重点产业链。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