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创享美好:首届国际非遗交流周(陕西·渭南)开幕
来源:陕西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2022-08-10 15:20
启动仪式现场
8月9日,首届国际非遗交流周(陕西·渭南)启动仪式在渭南人民公园举办。本次国际非遗交流周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渭南市人民政府承办,以“传承非遗 创享美好”为主题,旨在以非遗为载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搭建中外文明互学互鉴桥梁,助力陕西高质量对外开放。
对首届非遗创意大赛的获奖作品进行颁奖
颁发国际非遗讲解员证书
本次活动设置国际国内非遗展台26个点,包括柬埔寨、泰国、韩国、尼泊尔等国家和北京、江西、福建等兄弟省市参展。活动时间从8月9日持续至8月11日。活动开幕式现场对首届非遗创意大赛的获奖作品进行了颁奖,并颁发国际非遗讲解员证书。
文创产品展台受到与会者关注
活动期间,渭南市将举办三大系列活动,一个开幕式:包括开幕式活动和展台展示两部分,通过“小展台”展示“国际范”。两个对话:国际非遗城市对话会、“文化之祖、匠人精神”国际对话会,邀请国际、国内部分城市代表,文化旅游单位、渭南市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国内外嘉宾交流,分享各地依托非遗拓展文化旅游市场、促进对外交流合作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提升城市非遗文化的对外传播力和影响力,推动中外地方政府互学互鉴,深化务实交流合作。
非遗节目《华阴老腔》
戏曲联唱《锦绣梨园》
三个主题活动:“世界看渭南、弘扬华夏魂”文化走出去活动,整合渭南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宣传片、纪录片,通过国内国际自媒体、国际友城网红合伙人等全媒体线上对外传播报道;“秦风、汉骨、唐韵”国际文创产品设计大赛,以“让创意产品融入生活”为核心,线上线下同步征集作品,挖掘当下新生代、青年群体的原创设计力量,通过“以赛带展、以展促品、以品塑产”的方式打造一个立足陕西、面向世界的渭南非遗文化IP。
渭南欢迎您——外国留学生赴渭南参加非遗艺术展,邀请在华外国留学生代表来渭南观摩参访,体验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拍摄制作短视频等,通过他们的视角和自媒体社交平台对外传播、广度串联,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提高传播艺术,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着力提高非遗文化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
近年来,渭南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施抢救性保护、展示展演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构建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保护体系。目前,渭南全市共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7项,省级112项,市级311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7人,省级118人,市级643人,国家级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均位居陕西省第一。
与此同时,渭南市已经与15个国家16个城市建立了友好交往关系。本次国际非遗交流周的成功启动,旨在充分发挥友协民间外交引领作用,积极搭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不断深化陕西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交往。
本次国际非遗交流周的举办,既是渭南与全国及世界各地文化艺术的交流品鉴,也是友谊的连接凝聚,更将是携手合作、共创未来的肇始开端。渭南将以本次国际非遗交流周为契机,把加强文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将充分发掘和用好渭南丰富文化资源,让渭南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绽放光彩,为奋力谱写渭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实文化力量,将以非遗文化为桥梁,进一步巩固拓展国际友城关系,促进民心相通和民间对外交流,为陕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多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