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五篇大文章,邮储银行赋能乡村振兴,绘石泉古城文旅新景
来源:邮储银行 2025-07-11 15:38
在陕南秦巴腹地间,有这样一个地方,当地有着汤鲜味美的石锅鱼,诗意秀丽的水乡风光,它就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安康石泉县。“早知有石泉,何必下江南”,这句口口相传的话语,正不断吸引着四方游客。如今,石泉在乡村振兴、文旅发展的道路上大步迈进,而邮储银行则成为了背后有力的助推者,以金融之力绘就出一幅动人的发展画卷。
产业振兴的金融支点
在秦巴山麓的石泉县,一池碧水映照着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专业养殖户杨述国经营的合作社承包40余亩生态鱼塘,成为当地鲜鱼美食的重要供给源。随着养殖规模从传统散养向集约化转型,饲料成本骤增使资金链面临断裂风险,这位“养鱼能手”望着翻腾的鱼群陷入沉思。
转机出现在邮储银行的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客户经理实地勘察详细了解情况后,迅速为他发放了30万极速贷,这笔资金不仅解了饲料采购的燃眉之急,也为乡村产业兴旺注入了活力。
这样的金融赋能故事正在石泉乡村遍地开花。当地养殖户通过发展特色养殖产业,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金融活水激荡“诗与远方”
后柳水乡作为石泉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街边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的水上游玩项目同样精彩纷呈,乘船游江,可尽览两岸如诗如画的风光。
渔人码头石锅鱼店老板谢朵见证着石泉旅游的蓬勃发展。随着游客日益增多,石锅鱼店常常一座难求,邮储银行了解情况后,快速为他发放12万元贷款,支持完成空间再造,使店面新增观景餐位与特色包间,单日接待能力大幅提升。如今,店里食客熙熙攘攘,生意愈发红火。谢朵满怀憧憬地说:“盼着往后生意更红火,我还想开分店,邮储银行就是我最坚实的依靠。”
经营着丽水嘉园民宿的陈女士通过60万元改造贷款将民宿精心改造,实现古建筑保护性开发与现代智能家居的有机融合,为游客提供温馨的住宿体验。水上游船运营商依托设备贷款,更新游船设施,丰富游玩项目种类,让游客在水上游玩时更加安全、尽兴。
过去一年,邮储银行对石泉文旅发展多维度的金融赋能,全面激活了“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条,累计接待游客超过六百万人次,为“水乡石泉”文旅品牌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邮银协同共筑“金融+生态”桥梁
在助力石泉发展的进程中,邮银协同发挥了独特优势。依托邮政高效的物流网络,为石泉的特色农产品开辟生鲜运输绿色通道,确保食材能够及时、新鲜地送达周边市场。这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和损耗,还提高了食材供应的稳定性,形成“朝捕夕烹”的鲜食保障体系。
同时,邮储银行同邮政通过双线联动,共建“线下网点+线上平台”立体营销网络,将石泉特色古镇、汉江夜游、石锅鱼等当地特色推向更广阔市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邮储银行为参与活动的商家和游客提供消费满减等金融权益,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
此外,邮银双方还共同开展针对当地小微企业和农户的培训。邮政传递电商运营、农产品包装方面的经验,邮储银行则发挥金融专业优势,开展金融知识普及讲座,帮助小微企业主和农户提升财务管理能力,促进产业发展。
产业链赋能的智慧实践
石锅鱼之所以令人回味无穷,除了鲜美的鱼肉,特色调料同样至关重要。细嫩爽滑的鱼片蘸上特色塌辣子,一口下去,火辣滋味在舌尖绽放,让人垂涎欲滴。邮储银行着眼于石锅鱼产业生态,构建覆盖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金融服务网络,将资金活水精准灌注至产业链每个关键节点。
当石锅鱼的火爆催生辣椒需求激增,杨大爷望着自家的少许辣椒田陷入深思。邮储银行上门了解情况后,及时提供了资金支持,不仅送来优质种苗和智能滴灌系统,更派来农技专家现场指导。如今,杨大爷的椒田规模及产量大幅提升,火红的辣椒串成了他的小院儿里最耀眼的风景线。
在汉水之滨的调料加工厂,崭新的自动化生产线正将辣椒转化为风味独特的秘制调料。“设备升级后,日产能大大提高,品质也比以前好了。”负责人李总展示着邮储银行支持的技改成果。金融活水的注入,让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碰撞出迷人火花,造就了令食客欲罢不能的味觉密码。
从秦巴山间的养殖基地到古镇街头的石锅鱼店,邮储银行打造差异化服务矩阵:为养殖大户定制“极速贷”解决饲料周转难题,给餐饮店主提供“经营贷”支持店面升级,为民宿经营者设计“文旅贷”优化服务设施。累计投放的8382万元信贷资金,已转化为各类餐饮门店和特色古风民宿。
这种“贯通产业链、激活生态圈”的金融服务模式,正在产生裂变效应。养殖户每增收1元,可带动上下游产业数倍产值增长;每新增一家石锅鱼店,就能创造数十个就业岗位。金融纽带串联起的产业共同体,让石泉的石锅鱼飘香万里,更让乡村振兴的脚步坚实有力。
如今,穿行在石泉古街,不仅能品尝到让人回味无穷的舌尖盛宴,更能感受到金融活水滋养下,整座古城焕发出的蓬勃生机。邮储银行正以全产业链金融为笔,以县域经济特色为墨,在秦巴山水间书写着产融共兴的隽永篇章。(徐子涵 贾若)